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稀土金属和过渡金属离子为助催化剂的SiO2负载型磷钼酸催化剂M-HPMo/Si02(M=Eu、Ni)。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N2吸附-脱附、TG/DTA分析和NH3-TP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催化剂在模拟燃油催化氧化脱硫反应中的性能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稀土金属Eu和过渡金属Ni的加入在保持磷钼酸Keggin结构的基础上,促进了活性中心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在催化剂用量为0.1g、反应温度为50℃、n(H2O2)/n(S)=3、反应时间60min,催化剂Eu-HPMo/Si02对DBT和BT的脱除率分别为99.2%和97.9%。但该催化剂寿命较差,主要是因为其对极性产物的吸附造成的。为提高催化剂的亲油性,减少其对极性产物的吸附,提高其使用寿命,实验中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活性组分磷钼酸进行改性,得到(C19H42N)4Hx(PMo12M041)。采用溶胶-凝胶法将(C19H42N)4Hx(PMo12MO41)负载在二氧化硅上,制得Eu-(C19H42N)4Hx(PMo12MO41)/SiO2催化剂。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此催化剂在模拟燃油催化氧化脱硫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改性后,磷钼酸保持了其Keggin结构,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温度60℃、催化剂用量O.1g、模拟燃油量15mL、n(H2O2)/n(S)=4条件下,Eu-(C19H42N)4H3(PW11O39)/Si02催化剂对DBT的脱除率为99.6%。实验中,分别采用油溶性过氧化氢和30%过氧化氢水溶液对该反应没有影响。改性后,催化剂的寿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随使用次数的增加,催化剂活性仍下降较快。为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寿命,减少其对产物的吸附,实验中用CTAB对载体SiO2进行改性,得到SiO2(CTAB)。采用浸渍法将磷钼酸负载到Si02(CTAB)载体上,得到Eu-HPMo/SiO2(CTAB)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N2吸附-脱附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其在模拟燃油脱硫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改性后,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进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催化剂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温度60℃、催化剂用量O.1g、模拟油量15mL、n(H2O2)/n(S)=3条件下,反应60min,催化剂对DBT的脱除率达到99.7%。真实燃油中典型烃类化合物模拟物甲苯、环己烷、1-辛烯和1,5-己二烯等的加入对脱硫反应初始反应速率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最终脱硫率几乎保持不变。该催化剂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连续使用五次后,催化活性没有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