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alignone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肿瘤转移活性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i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发现天然产物(E)-3β-N,N-二甲氨基孕甾-17-烯-16-酮(E-Salignone)具有良好的抗肿瘤转移活性,该化合物的半数抑制浓度为0.87μM。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E-Salignone为先导化合物,设计三类酰胺衍生物,通过有机化学手段进行三类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并评价E-Salignone衍生物的抗肿瘤转移活性,研究该类化合物的初步构效关系,不仅为进一步结构优化提供实验依据,而且为研究该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提供大量工具化合物。方法以雄酮和表雄酮为原料先后经过Wittig反应、Mitsunobu反应、Gabriel反应、Riley氧化反应合成三类酰胺衍生物。利用有机波谱学方法表征衍生物的化学结构。最后通过乳腺癌细胞趋化迁移实验评价各衍生物的抗肿瘤转移活性,综合分析酰胺衍生物的构效关系。结果1、本文通过有机合成手段共制备化合物68个,其中中间体8个,目标化合物60个。各化合物均经有机波谱法鉴定了化学结构。所有目标化合物均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2、对本文合成的32个酰胺衍生物进行了细胞毒性评价,以确定抗肿瘤转移活性筛选的非细胞毒剂量。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化合物并不具有细胞毒作用,化合物18h,19c和19e的细胞毒性较大,在25μM浓度下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6.10%,79.30%和81.50%。对本文合成的37个酰胺衍生物进行了抗肿瘤转移活性筛选。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8f,化合物6a和化合物23抗肿瘤转移活性显著,其中化合物18f在2.5μM浓度下对细胞趋化运动的抑制率为60.5%。结论本文以雄酮和表雄酮为原料先后经多步有机合成反应制备三类E-Salignone酰胺衍生物共6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部分衍生物的抗肿瘤转移活性筛选结果表明,16位取代基为羰基的衍生物活性普遍较强,16位是羟基的化合物绝大部分活性很弱。16位是亚甲基时,αα取代酰胺的活性普遍比β取代酰胺的活性要强。
其他文献
创业活动如今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它能够有针对性地连接科学技术和市场,将新兴的科学技术知识转化为市场中所需要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从而不断地创造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8.52%。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特色小镇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也是城镇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科学观念的改变,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教育。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更加迫切需要通过重大变革来提高教学效益。目前的生物教学
本文主要从营养管理、环境卫生的维系、严格落实防疫政策和疾病的治疗4个方面入手,探讨了肉羊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以期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学生解答物理习题的过程,就是深化理解基础知识,发展认知结构,熟练运用知识及培养技能的过程。笔者从事高三物理教学多年,尝试引导学生“建立”习题模型,“善用”二次推论,积累了一
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主动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优美的朗读给读者一种身心愉悦的享受,是文本和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对施工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3-4月,采用个体测试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77名青藏铁路参建人员(观察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