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行政生态学将公共行政视为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部分,认为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传统等等社会系统的分支都与行政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在行政学领域提出了一种新的价值观,跳出了行政系统的内部,着眼于从行政与周围社会环境的关系角度来研究公共行政,这种价值观对于指导我国新时期的行政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行政学家在从事研究过程中,借用了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将行政制度比作生态学的生命机体,而将社会视为外部环境,来研究行政制度与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以期对官僚制以及其他社会制度获得更加全面地了解。我们在行政改革过程中可以学习、借鉴行政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具体环境作全面、科学的分析,这样就能够正确认识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建立符合未来需求的行政制度。
里格斯对行政生态背景的比较分析是建构在他对社会形态划分的基础上的。他认为,人类历史上存在着三种基本社会形态,即传统农业社会、过渡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各种社会体制在发展过程的早期阶段将被镕合,在转变阶段将成为棱柱型的,在最后将是处在一个完全衍射的阶段。我国现阶段还处于一个过渡阶段,属于里格斯生态行政模型中的棱柱型社会,因此运用此模型可以分析我国的公共行政改革,以促进国家现代化。里格斯认为,影响一国公共行政的生态环境的要素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有五种: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络、符号系统以及政治构架。本文在分析棱柱型社会这五种要素的特点和对公共行政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对刚果、美国、墨西哥三国所代表的三种社会生态特点进行了分析,而后,对我国的历次行政改革进行了回顾,指出了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的异质性、重叠性和形式主义的现象,并就改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改革现状的内在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我国公共行政改革的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得出我国政府必须树立生态观念,进行全方位的行政改革,将影响行政行为的各类环境因素纳入到改革的步骤考量中,并最终通过制度来落实,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克服以往改革遗留下来的问题,并最终适应全球大变革时代的社会节奏的结论。
他国的经验再好也不能照搬,我国的行政改革还需要建立适应国情的发展方案,未来我国的行政改革要把握住发展面临的关键临界点,争取“黄金发展时期”的前景。要明确改革的发展方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以制度创新为途径;以提升政府能力为核心;以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为目标。坚持行政改革的原则:必须防止和克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必须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整体推进,上下联动;必须与行政立法相结合,用法律来规范改革。要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坚持行政改革的持续性,以“常小动”换“不大动”的稳定的政治局面;提高法治水平,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意识,推进城乡基层政权改革;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增强行政改革的参与机制,并使之制度化;要坚持党的宗旨;采行适当政策;扩大民主和监督,坚决遏制腐败现象。在具体方案上,一是要缩小异质性:创新行政理念;树立“依法行政”观念,从“人治”真正转向“法治”;加强社会利益协调,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二是要消除行政机构的重叠性: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创新政府自身的组织架构和模式,建立行为规范、功能齐全、精干高效、运转协调的行政组织机构;以学习型政府为取向重塑行政过程;积极培育第三部门,建立公民参与机制。三是要改变形式主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行电子政务,实行行政公开;加大监督力度,推行行政问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