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欧杂交榛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榛子为桦木科(Betulaceae)榛属(Corylus),而平欧杂交榛由野生平榛和欧洲榛子杂交繁育,壳薄、果实大、产量高、耐寒性强,是一种经济效益显著,生态效益高的优良品种。从繁殖技术看,榛子扦插目前主要是通过压条繁殖,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应用较少。本研究以平欧杂交榛为研究对象,通过树体不同部位不同木质化程度、扦插基质选择、不同时间浓度生长素处理详细探讨了平欧杂交榛扦插繁殖技术。结果如下:1.通过不同部位不同木质化程度对榛子扦插生根的影响研究,半木质化程度的基部萌孽枝条平均生根率达到62.86%,平均根长6.25cm,为最佳组合。2.最佳扦插基质:蛭石+珍珠岩+草炭土(1:1:2),平均生根率达到65.71%、平均根长6.8cm,平均一级侧根数为106条,最长根长达11.25cm,为最佳基质配方。3.影响生根率最佳组合为:IBA200mg/L浸泡120min,平均生根率为69.52%,组间最佳生根率为74.29%。4.影响一级侧根最佳组合为:IBA200mg/L浸泡120min时,平均一级侧根为103.88条,组间最高一级侧根数为115条。5.影响平均根长最佳组合为:IBA400mg/L浸泡180min时,平均根长达到6.58cm组间最长根长7.04cm。6.综合实验结果得出榛子扦插最佳生根体系为:半木质化基部萌条浸泡在浓度为200mg/L的IBA植物生长调节剂120min,扦插基质为蛭石+珍珠岩+草炭土(1:1:2),平均生根率为69.52%。本论文研究了平欧杂交榛扦插繁殖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扦插繁殖技术,丰富了林木扦插繁殖理论,为榛子在四川发展繁育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助生产栽培推广。
其他文献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人们对于住宅生活的质量需求不断提高,然而我国住宅建筑普遍存在着保温隔热性和供热率低等问题,这使得建筑的保温性能及室内温度环境也越来越受
含共价键和离子键的Fe-Si和Mo-Si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强度大、硬度高、耐腐蚀和抗磨损性能优、高温抗氧化能力强,但该类材料作为结构材料应用时存在脆性大、抗氧化性能有待改善
家庭用能优化调度对提高用户用电效率、维持电网稳定、并为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提供条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针对家庭用能进行优化调度的研究中,单目标优化调度难以满足电网供
煤层气,作为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对其进行合理高效地开发,具有巨大的实际价值和重要的历史意义。滇东黔西地区的煤层气储量在全国排名第四。但该区域煤层水文地质特征
在我国的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绝大多数路面结构采用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在已建成的不少高等级公路中,路面病害过早地出现,影响了路面状况,极大地缩短了道路服务年限,增
近年来,中国电力装备制造业迅猛发展,机组规模不断增加,发电锅炉的单台机组容量己经超过了 1000MW。随着国家装备制造发展战略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电力装备也陆续走出国门,
稠油中胶质及沥青质含量较高粘度较大,输送较为困难,LD油田海管采用掺水降粘减阻的方式对稠油进行管道输送,由于掺入水中常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离子,对管道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影
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是一种新型动力循环,与常规的朗肯循环相比,其具有循环效率高、体积小、经济性好等一系列优点,因而在能源利用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循环系统吸热环
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用地愈发紧张,建筑密度越来越大,且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在新建建筑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城市密集建筑群的抗震安全极其重要。目前的抗震设计与研究大多仅
拱坝体型单薄,节约建筑材料,又具备承载力强、经济性好等优点,在我国水能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选用率很高,而西南地区处欧亚地震带之内,属于地震频发的地区,因而拱坝的抗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