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氏菌是革兰氏阴性的兼性细胞内寄生菌,可以引发世界范围内人和牲畜及野生哺乳动物的感染,也是生物武器研究的热点。布鲁氏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补体结合实验,玫瑰花环实验,血清凝集实验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经典血清学诊断均依赖布鲁氏菌脂多糖作为抗原检测相应抗体,主要存在以下的缺陷:1、布鲁氏菌脂多糖与其他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脂多糖存在交叉反应,在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假阳性的结果;2.不能根据血清学检验鉴别天然感染和接种过疫苗。因此寻找蛋白抗原成为解决布鲁氏菌的诊断中存在的这些缺陷的主要方向。 目前减毒活菌疫苗是预防布鲁氏菌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减毒活疫苗可能存在毒力回复以及隐性感染等危险,一直未能应用于人类的布鲁氏菌预防。而且和其他细胞内寄生细菌一样,布鲁氏菌的LPS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不能引发足够清除病原的免疫反应,是布鲁氏菌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存活并繁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寻找蛋白性质的抗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外的研究工作已经对一些布鲁氏菌的外膜蛋白进行了免疫原性和保护性的研究,期待能够应用于布鲁氏菌诊断和亚单位疫苗的制备。其中OMOP31、OMP10和bp26均为强免疫原性蛋白并具有保守的DNA序列。尤其是bp26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