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社会培育与政府责任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huhi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迁,国家、市场和社会相分离,由此催生了一个独立于国家和市场之外的公共领域,这个公共领域在现代政治学语汇里被称为公民社会。中国的公民社会不同于西方,其产生和发展都带有浓重的中国特色。公民社会在中国意味着社会自由度和自治程度不断加大,自主能力不断增强,公民的公民意识日益形成,公民社会对国家事务合理有序参与,国家和公民社会实现良性互动。公民社会的培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改革政府治理效能都有积极的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公民社会从萌生到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公民社会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初显优势。公民的个人权利得以确立,社会公平、公正得到初步培育。然而,应当看到的是,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整体还比较弱小,还存在诸如社会结构两极化状况依然严重、社会主义民主需要稳步推进、社会道德体系脆弱,诚信缺失、公民意识薄弱和对公民社会组织的管理不当等困境。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现实决定了培育中国的公民社会,改变这些困境的重要力量来自政府,政府在公民社会培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政府要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民主法治的原则,在公民社会培育中一方面加大推进力度,保障公民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又要合理把握公民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程度,防止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的出现。本文由公民社会的概念入手,确立研究的对象,然后分析公民社会在中国的意义以及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立足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的提出,确立政府在培育公民社会中的主导作用,进而提出政府的具体行为建议,以期对公民社会的培育和和谐社会的早日实现做出一点贡献。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在各领域中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同时教育改革也被摆上台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俗话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而我認为音乐则是浇灌花朵的甘露,从胎教开始音乐就在儿童生活中占居这重要的位置。小学的音乐课堂便成了培养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媒介,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是启发儿童陶冶高尚情操、培养优良品格使其获得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重
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的改革是中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里程碑事件,是一项涉及党内权力资源再分配的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在改革过程中领导者如何成功促使大多数人都支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