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20世纪气候模拟中的南亚高压及其气候变率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o1guogu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16个参加PCMDI计划(Program for Climate Model Diagnosis andIntercomparison)的全球耦合模式20世纪模拟试验的输出结果,结合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全面评估了具有当代技术水平(State of the Art)的耦合模式再现南亚高压基本变化特征的能力以及与东亚夏季风降水关系的能力,同时探讨了模式和观测中热带海气相互作用对南亚高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原因。最后在上述诊断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一个大气环流模式(GAMIL1.0),设计了8组敏感性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不同海域和不同时段海表温度异常(SSTA)对南亚高压以及东亚降水异常的影响及其机理。通过以上研究,作者发现: (1) 多数模式均低估了南亚高压的强度和覆盖面积。所有模式均能再现南亚高压季节循环过程中高压中心位置和强度的季节转变特征,但是在季节转化期间有些模式模拟的南亚高压中心存在明显偏差。模式模拟的结果反映出了南亚高压中心位置季节演变时的“趋热性”特征,南压高压中心位置的移动主要受到感热和凝结潜热大值中心的影响。模式模拟的南亚高压强度变化同样存在3-4年的主要振荡周期,与ENSO循环的周期一致。此外1-2年的周期也较明显。 (2) 青藏高压和伊朗高压作为南亚高压两种不同的模态,其形成机制是有所差别的。青藏高压为热力性高压,它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加热有关,而伊朗高压为动力性高压,和青藏高原以西的动力输送有关。有些耦合模式不能完全再现南亚高压中心位置在东西方向上的合理分布,表现为偏向青藏高原或者伊朗高原。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模式对青藏高原东部降水的模拟误差,青藏高原的感热通量偏大以及热带印度洋的潜热释放偏强。 (3) 夏季平均的南亚高压中心经度位置存在年际尺度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南亚高压中心经度位置的异常偏东形态和偏西形态。这两种形态对应的东亚降水呈现相反的异常变化,然而只有少数几个模式能够再现这种异常变化。分析表明其他模式之所以不能再现这种异常变化,可能与西太平洋副高的模拟偏差有一定关系,同时还发现模式对ENSO模态的模拟能力是其能否模拟出海温异常与南亚高压关系的关键因素之一。 (4) 赤道中东太平洋影响南亚高压的途径除了其直接影响高层大气系统之外,另外它与印度洋的遥相关作用造成印度洋大范围的海温异常,也可以对南亚高压产生影响,并使得印度洋SSTA对南亚高压的影响时间提前1-2个月。印度洋海温异常与ENSO形势相配合才可以超前影响南亚高压强度,当印度洋SSTA去除ENSO信号之后,只对南亚高压有同期对应关系而无前期影响和指示意义。 (5) 利用一个大气环流环流模式GAMIL,设计不同的理想海温强迫场,探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段的海温异常对南亚高压以及相关大气环流系统的影响。试验再次证明相对与全球SSTA的变化而言,而其中热带印度洋SSTA对南亚高压的影响可能更为直接和强烈,而热带中东太平洋SSTA对南亚高压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超前性。500 hPa高度场对热带太平洋SSTA和热带印度洋SSTA的响应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异,对热带太平洋的响应更多的表现为经向上(南北)的差异,而对热带印度洋SSTA的响应更明显的表现在纬向上(东西)的差异。
其他文献
寒潮是影响我国冬季的天气现象,常伴有地面迅速降温,升压和大风。本文从极端降温事件的角度出发,确定寒潮事件发生的标准,研究与寒潮相关的降温、大风、和升压事件的时空变率及可
当今海气耦合模式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存在以双赤道辐合带现象为代表的热带偏差,这是海气耦合模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长期巨大挑战,如何有效减轻热带偏差成为海气耦合模拟亟待解决的
2002年5月上天的Aqua是美国地球观测系统中的第二颗卫星EOS-2(EarthObservingSystem),它携带的大气红外探测仪AIRS(AtmosphericInfraredSounder)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超高光谱
2014年3月11日消息,今日搜狐视频携手真维斯在京举办“娱乐大不同真的更精彩”搜狐视频&真维斯战略发布会。搜狐视频与真维斯宣布结成年度合作伙伴,将携手打造“真维斯搜狐视
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之一;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水资源正日益影响全球的环境和发展。随着经济建设全方位、大规模
米兰柯维奇理论已经在古气候研究领域得到了公认,但是地球气候系统对辐射强迫进行响应的机制仍然悬而未决。作为古气候变化中心事件的冰期循环周期一直是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重
近30年来,我国工业高速发展伴随粗放的管理模式,导致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日趋严重,呈现出大气细颗粒物(PM2.5)与臭氧(O3)浓度“双高”的区域性污染特征。大气重污染过
本文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参与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16个全球耦合气候模式输出结果,对青藏高原(下称高原)植被变化特征进行探讨。首先,分别利用GIMMS归一化植被指数
共享汽车是风口;新能源汽车也是风口。当两大风口相遇,产生了很好的鲢鱼效应。有市场层面的原因,也有环保层面的因素。自2009年起,中国汽车销量已经连续8年蝉联世界第一。据
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并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化石燃料(特别是煤)燃烧和垃圾焚烧约占人为大气汞排放量的70%。 由于“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到2010年贵州省燃煤将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