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食用合成红色素的荧光光谱检测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uahua7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涌现,世界各国纷纷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积极建立有效的检测方法。食用合成色素是食品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目前,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导数吸附伏安法等方法已被应用到对食用合成色素的检测。   然而,在国内外,运用荧光光谱分析法定性、定量检测食用合成色素的报道还比较少。荧光光谱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样品用量少、取样容易、选择性高、分析快速、高分辨率和对样品无破坏性等优点。荧光强度与样品浓度密切相关,二者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需要借助数学模型来分析。神经网络是模仿人类大脑结构和功能的信息处理模型,是一种处理复杂光谱信息的有效方法。   我国允许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有10种,其中,黄色色素2种,分别为日落黄和柠檬黄;蓝色色素2种,分别为亮蓝和靛蓝;红色素数量最多,共有6种,分别为胭脂红、苋菜红、诱惑红、赤藓红、酸性红和新红。目前对食用合成红色素的研究还比较零散,还没有其他学者对食用合成红色素的荧光光谱做过系统的研究。   本文采用Roper Scientific SP-2558多功能光谱测量系统对食用合成红色素的荧光光谱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发现,在紫外.可见光的激励下,胭脂红、苋菜红、诱惑红、赤藓红、酸性红和新红溶液都能产生较强的荧光,且荧光范围较宽,光谱特征明确,但不同色素的荧光范围、荧光峰值波长各有差异。   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小波变换预处理实验数据,基于神经网络实现了对食用合成红色素的种类鉴别和浓度预测。通过对不同神经网络模型的比较,选择了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对食用合成红色素进行定性检测,总体识别率达到95.83%;以新红溶液为例,选择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其进行定量检测,平均误差为2.14%。该方法将荧光光谱分析简便快速、高准确度的特点与小波变换方便提取特征信息,压缩数据维数以及神经网络在非线性系统检测中的优势结合了起来。   研究工作为食用合成红色素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文以食用合成红色素为研究对象,但研究内容具有普遍性,所用方法也可应用于其它的食品安全检测。例如我们将其用于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检测和无醇啤酒的鉴别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内地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大连、南京、重庆、成都、沈阳、西安、杭州、苏州等城市在进行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到2020年我国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
随着视频监控的普及,如何实现监控的智能化,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包括目标检测、目标识别、目标跟踪等。其中,目标检测是基础,其检测效果将直接影响后
第四纪是以大冰期为标志的最新地质历史时期.这个大冰期的基本特征是轨道尺度的冰期-间冰期交替及亚轨道尺度的冰阶-间冰阶变化.现在是比较温暖的间冰期,冰川只覆盖陆地面积
走行部作为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研发出搭载于列车车厢的运行监控系统。由于列车走行部零件过多,车轮表面等部件仍需要人工敲击来检测。针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气候系统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冰冻圈科学和气候学的交叉融合,进而催生了冰冻圈气候学.冰冻圈的形成演化和地球气候有着密切关系.冰冻圈不仅是一定条
光外差技术因许多重要的优点而在光通信系统,光雷达系统及光学测量系统有着重要的应用。但因为光外差探测苛刻的技术要求,使其能够真正的广泛使用还存在许多困难。譬如,相干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际数据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维数也越来越高,如何有效地描述数据,方便后续分析,如分类、检索、识别等,已成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特征提取是一种有效解决
海长旅游公路是新增省道海林至亚布力公路的起始段,起于海林市,经秦家、旧街乡,终于长汀镇。海长旅游公路是直线连接双峰林场、海林农场和亚布力等旅游名镇的重要一段,对其进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是确保民航安全和效率的核心系统。近年来空域流量的急剧增加、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给空管保障系统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充分暴露了该保障系统的脆弱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