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逐步严峻,这就要求我们在现有的教育资源基础上进行更充分的挖掘。作为新兴的体育科目,体育舞蹈既融合了传统体育项目中的竞技因素,又能够很好的塑造学生的形象气质。可以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排解不良的心理因素,最大限度的提升自己的行为修养。也可以让他们在应聘工作时增加一份额外的自信。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在西安走访有关专家,并向五所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高校师生发放调查问卷,其中向教师发放调查问卷20份,回收有效问卷18份;向学生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1份。获取了宝贵的数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研究发现:本文对西安地区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现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西安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不甚合理,主要表现在课程大多以选修课为主,而且基本只涵盖一个学期。与此同时,不少学校的体育舞蹈课程只有不到72学时的课时,这样的安排只能让学生初步了解体育舞蹈,而很难深入掌握;其次,目前西安高校尚无统一的体育舞蹈教材,教学大纲也呈现出“各自为政”的局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课程的开展尚不能体现其全部价值;其次,西安地区高校体育舞蹈教师的学历结构较为合理,但是中生代老师较为欠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对学校在体育舞蹈课程的重视程度上不甚满意,但是对学生的教学及课外活动都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再次,西安地区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硬件条件不令人满意,这也是当下这一课程发展道路上的主要桎梏;最后,西安地区高校学生对于体育舞蹈课程较为欢迎,不少学生希望能增加相应课时或能开展更多的比赛及课外活动。进而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做到的是,加强对体育舞蹈教学的理解,提高对课程的认知。体育舞蹈是高校体育课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积极手段,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其次,应当根据体育舞蹈教学的经验制定科学的计划。在我国,各地区各学校的体育舞蹈硬件设施和学生基本条件都不尽相同,导致我国当前高校体育舞蹈的水平差异较大,所以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应以学生的基础为主,强化表演风格,突出教育的目的。再次,应下大力气编纂优秀的体育舞蹈教学教材。教材是保证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的重要途径。教学大纲的修订和完善必须符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相关目标。第四方面,应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引导教育。为了加强体育舞蹈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体育舞蹈的特点和功能,教师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第五方面,进一步改善体育舞蹈教育的教学硬件,当代高校应当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院校领导能够与时俱进,增加体育舞蹈的室内及现场基础设施投资,逐步完善体育舞蹈室内场地、设备、环境和良好的户外教学条件,这开展体育舞蹈教学活动的重要先决条件。最后,作为一名大学的体育舞蹈教师,需要他们有丰富的舞蹈设计理念和完善的技术理论知识、能够掌握体育舞蹈的技术规则。因此,各大院校应该向体育舞蹈老师提供系统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体育舞蹈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授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