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荐制下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关系的实证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19860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成熟资本市场的研究显示,在市场竞争形成的声誉机制作用下,金融中介发挥着资本市场中“信息生产”与“认证中介”的作用,声誉机制被认为是保证金融中介信息生产可靠性、提高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源泉。 2004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改革中引入保荐制,国内承销商在新股发行中的“市场主体”地位大大增强,股票发行市场化运作的环境在不断地改进,这里我们不禁有个疑问,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国内的证券承销商是否在保证信息生产的可靠性和提高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承销商声誉机制运行的如何?国外IPO抑价研究发现,在市场竞争所形成的声誉机制作用下,承销商的声誉具有重要的信息含量,承销商声誉的高低会对IPO抑价产生影响,高声誉承销商承销股票的抑价水平相对较低,这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基本切入视角。据此,本文尝试对中国当前证券市场中的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关系展开实证检验,以研究中国证券市场中的承销商声誉机制问题。 首先,本文对声誉与承销商声誉的内涵、承销商声誉运行机制,承销商声誉计量方法、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关系进行了梳理与总结,为本文研究奠定实证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基础。 然后,本文收集了2004年2月保荐制实施以后、至2006年12月31日截在沪深股市上市发行的162个IPO样本数据,以承销商的累计承销金额市场份额与累计承销次数市场份额作为衡量承销商声誉的分类指标,把样本承销商划分为高低声誉不同的两组,分别检验了两个不同年份、不同股票市场行情与制度环境下不同声誉等级的承销商所承销新股:IPO短期抑价率的差别性。实证结果发现在样本数据与检验方法的条件下,不同声誉等级的承销商所承销股票的抑价率并未有体现出显著的差别,其经济学意义在于,承销商声誉的高低尚未体现出对IPO抑价水平的显著影响,目前中国证券市场中的承销商声誉机制尚未得到显著的体现。 根据实证的研究发现,在目前我国新股发行实行保荐制的环境下,证券市场中的承销商声誉作用尚未显著表现或者说承销商的声誉机制是弱化不显著的,对此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促进强化承销商声誉机制的策略最后,由于研究条件与精力所限,本文在如何根据中国证券市场复杂的实际情况界定承销商声誉方面尚存在不足,这将作为自身研究工作完善的重点。同时此类研究在国内研究中尚处于起步的阶段,本文力求一种探索与创新,发现自2004年以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中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队伍的迅速壮大,机构投资者对承销商声誉机制的形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可以作为今后研究的方向进一步展开。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更新,“创新”日渐成为各行各业的热门话题。国际纺织行业以史无前例的速度飞快地发展着,智能制造和互联网深深改变着传统制造业的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作为我国北方重要港口的营口港,在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日益明显。2003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明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爆炸性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的到来,传统通信行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多年的行业内竞争态势己经受到行业外企业的巨大冲击,促使人们社会生活的面貌和商
民营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生力军,在改善经济结构、保持并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创始人基于自身构建的网络关系,为企业降低了交易成本,并同时取得了具有稀缺性的各类资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做出了贡献。在企业创立初期,民营企业创始人作为资金或技术的提供者或者作为市场的开拓者,对于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民营企业创立与成长过程中,创始人管理现象屡见不鲜。所谓创始人管理是指在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