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在治疗Ⅰ期至部分ⅢA期肺癌病例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同一治疗组在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连续进行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去除部分不符合要求的病例后,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孔组(55例)和单操作孔组(87例),共14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均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顺利出院,未有围手术期死亡。单孔组和单操作孔组比较,年龄,肿瘤位置,术后病理类型,肿瘤大小(2.54±2.74vs2.56±1.82,厘米),肿瘤的p TNM分期,淋巴结清扫数量(15.73±7.87vs16.17±7.62,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更短(167.65±43.85vs181.71±51.28,分钟),术中出血量更少(57.45±50.19vs87.47±132.54,毫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更短(4.82±2.82vs5.84±3.43,天),术后住院天数更短(6.91±3.88vs7.74±3.87,天),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的术后总引流量显著低于单操作孔组(1064.82±776.38vs1658.71±1722.38,毫升),术后24小时及72小时视觉疼痛评分明显更低(4.73±0.73vs5.25±0.74,2.16±0.71vs2.55±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Ⅰ期至部分ⅢA期肺癌病例中,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安全可行,相比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并没有降低手术质量。具有术后疼痛小,恢复可能更快,切口美观的优点,是一项值得推广和发展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