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阿霉素(ADM)化疗和未化疗的Wistar大鼠围麻醉期cTnI、CK和CKMB的变化,探讨腹腔注射麻醉与吸入麻醉下Wistar大鼠在围麻醉期心肌损伤的程度与规律,为进一步指导癌症化疗病人麻醉、手术安全实施以及做好心肌保护、评价心肌保护效果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32只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成A、B、C、D 4组,每组8只。A、B组:腹腔注射(ip)ADM 2.50 mg·kg-1,隔日1次,共6次(11d)。C、D组:ip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隔日1次,共6次(11d)。最后一次注药后3天实施麻醉。(1)A、C组选择开放性吸入麻醉剂异氟烷麻醉,实验过程中维持吸入。(2)B、D组选择腹腔注射麻醉,采用生理盐水配成20.0g·L-1的戊巴比妥钠溶液,剂量30.0 mg·kg-1ip麻醉大鼠。(3)分别于麻醉前、麻醉20min后2个时点对Wistar大鼠采血1ml。每次采血静置30min后离心,血清分成2份:0.2ml和0.1ml,并将其保存于-40℃冰箱内待检测。(4)麻醉20min后打开腹腔分离腹腔静脉,打开胸腔和心包取出心脏,用PBS冲洗后沿心脏长轴取左心室游离壁中部心室肌一部分,心室肌用含多聚甲醛40.0g·L-1的PBS固定,按常规石蜡包埋,4μm连续切片。另一部分用含戊二醛25.0 g·L-1的PBS固定,按常规制作透射电镜标本。(5)cTnI用微粒子酶联免疫法(MEIA)在美国ABBOTT 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 CK、CKMB用比色法在日本日立717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6)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1.5 for Windows版本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麻醉前四组大鼠cTnI值基本正常,四组间无显著差异(P=0.52);(2)麻醉后四组cTnI有不同程度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8);麻醉后两两比较(α=0.05/6),A组和B组、B组和D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5和0.006),而A组和C组、C组和D组相比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