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urbo码自从1993年问世以来,其理论及应用的研究一直是信息与编码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已成为包括CDMA2000、WCDMA、Wimax和LTE等在内的一系列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编码标准。2012年1月正式审议通过LTE-Advanced技术规范标准又一次选择将Turbo码做为其信道编码标准之一。为了满足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对语音和日益增长的数据通信的要求,研究低延时、高吞吐率的Turbo译码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Turbo码常用的编译码结构,研究推导了当前两种主要的译码算法(MAP类和SOVA类译码算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的方法,给出了Turbo码设计过程中参数选择的原则和方法;随后又介绍了包括分块并行、滑动窗、Radix2x、无冲突交织器和NII在内的一大批现今高速Turbo码译码器设计中所要用到的关键技术;本着低延时与高速率的标准,本文在改进Turbo码译码结构的过程中,提出了基于比特的无冲突交织器(BCF)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了实际译码器当中,设计出了一种全新的、具有较低译码延时的高速Turbo码译码器;然后通过定点仿真得出了译码器计算过程中各变量参数应有的定点位宽。最后,文章给出了低延时高速Turbo码译码器的整体硬件架构,并对译码器各组成模块做了详细介绍,在利用Xilinx ISE仿真工具完成了FPGA功能仿真之后,给出了译码器的资源消耗情况与综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