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在华外国直接投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动因。但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仅仅依靠廉价劳动力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没有可持续性的。中国劳动力成本在增加和随着中国政府重视三农问题而出现的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回流和短缺,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有可能凭借更廉价的劳动力和制造业成本赶上和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我们对中国经济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不能盲目乐观和骄傲,而应该居安思危。外商来到中国,必须放弃西方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依靠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本地化和中国化,才能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同理中国企业要走国际化道路,中国要想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也必须要走国际化的道路,通过有效的国际性跨文化交流和沟通,切换到西方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熟悉西方的商务实践和习惯。作者根据本人跨东西文化的经历和感受,直观感觉到在这一领域中国存在太多问题,跨文化交流与沟通在中国会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途。本论文首先阐述了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在经济领域与世界各国增强交往的直接动因。随后阐述了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跨文化沟通理论,然后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列举了大量加中两国合作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做好国际交往工作提出指导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意见和建议。核心观点是中国人在全球化的今天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应该分为国内版和国际版两个版本,增强国际化和跨文化沟通的敏感性,缩短中国行为模式与国际标准和国际行为模式的差别。论文的观点是中国人要想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必须培养良好的国际性跨文化沟通和交流能力,了解西方的商务实践和习惯,学会按照西方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来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