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后期明蒙之间的番族部落 ——以万历初年河湟地区明番互动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agebird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明一代,其西北边境卫城——洮州、河州边外,居住着诸多生、熟番族。熟番与明朝有茶马贸易关系,生番则没有。明朝中期,漠南蒙古右翼万户的一些部落陆续西迁,进入青海湖周围和河湟地区,他们被明朝称为“西海蒙古”。蒙古人的西迁,使原本环青海湖而居的番族诸部被迫东迁,时常侵掠明朝边境,导致河湟地区的明、番之间的和平状态被打破。出于边防安全的需要,明朝对边外番族诸部采取既拉拢又打击的政策。隆庆五年(1571年),明朝和漠南蒙古右翼诸部游牧集团之间达成“隆庆封贡”,明朝将帅家丁与蒙古右翼各部之间相互攻击和抢掠的行动停止,张家口以西长城沿边实现和平。“封贡”关系保障了明蒙之间的边境安全,蒙古人没有后顾之忧,得以更加便捷的进入河湟地区,巨石压卵,青海番族各部也逐渐成为蒙古人的役属。西番诸族为向蒙古人纳献牲畜,侵掠明朝边境的民众。这样,河湟地区的民族关系由明朝和番族双边关系变为蒙古人、番人、明朝三方互动关系。出于种种原因,明朝官兵在万历二年和三年对边外番族多次发动袭击,造成重大伤亡。学界有关西海蒙古史、明蒙关系、蒙番关系、明番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前人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明蒙、明番、蒙番关系发展的历史脉络已大体澄清,但三方互动关系的研究还未形成专题研究。本文在明、蒙、番三方关系的大背景下,利用新发现的史料石茂华《毅庵总督陕西奏议》,考察万历二年到万历四年间河湟、挑岷地区的明、番关系。通过详细解读奏折、方志、正史、碑志、图卷等相关史料,描述明军突袭下沙麻族、失刺族、参多族、巴舍哈族、札杓他族、洛卜族、山峒峪族、夏后头族、栗子庄族、茅庵族、日雾族、千哈等族的全部过程,同时考证1571年“隆庆封贡”之后洮州番族下沙麻族、失刺族、参多族、巴舍哈族、洛卜族等族归顺蒙古人的情况,以及他们为向蒙古人纳献牲畜而抢掠明朝边境民众的历史事实。明朝突袭行动的本质,是为间接的削弱蒙古在西海的势力。整件事情表面上是明朝军队与番族各部之间的冲突,看似是双边关系,事实上明、番、蒙三边关系在相互牵制,西海蒙古在三方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更准确的说,此次明朝突袭行动与蒙古在青海地区势力扩张有密切关系。文章的最后指出,明朝根据当时出现的新情况对不同的部族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对生番采取突袭行动,对熟番进行拉拢招抚,对西海蒙古人则采取进行“封贡”、“开市”政策。明军为何袭击边外番族?随着正德年间蒙古人的西迁,河湟地区民族分布格局发生改变,逐渐形成蒙、番、回、羌等诸族杂居共存的局面。1571年明朝与漠南蒙古右翼各部之间达成了“隆庆封贡”,双方停止战争,进行“封贡”、“开市”。有了“封贡”关系的保障,蒙古人更加便捷地进入河湟地区,放手去经营西番诸族,西番诸族畏惧其势力逐渐依附他们。随着漠南蒙古土默特右翼在河湟地区势力日益壮大,蒙古人开始肆无忌惮地抢掠西番,西海蒙古部众对明朝形成威胁。但由于明蒙之间有“条约”的限制,明朝不能直接打击蒙古人,只能削弱蒙古人的同谋番族诸部。所以,万历二年到万历四年间发生的明朝突袭番族诸部的事件绝非偶然。明军袭击番族的导火索是番族诸部侵掠明朝边境。万历二年初的几个月里,“洮番”下沙麻、参多、失刺等番族与洮州土民刘大经等人交易,但是事后他们觉得自己受骗受损,于是在万历二年九月十六日从麻山关进入明朝边境,抢掠民人刘大经等人的牲畜,史称“洮河事端”,又称“麻山关失事”。当陕西总督石茂华等人着手准备处理“麻山关失事”时,阶州等地又发生了另一事端。万历二年十二月初二日,山峒峪番人碟儿、狗儿暗邀栗子庄族,抢掠阶州木竹坪番人,阶州范延武误断番族人数,仓促间只带了几十人前去迎敌,后被阶州番族虏去。明神宗听到“麻山关失事”和范守备被抓消息后大发雷霆,下令各地方官员戴罪“焚剿”番族诸部。“洮河事端”和“阶番”侵掠明朝边境的事件点燃了后来明军突袭番族诸部的导火索。明军突袭番部的过程如何?从万历三年三月对茅庵族的突袭开始,明朝进行了一系列突袭活动,如:万历三年四月十七日对下沙麻族的突袭、万历三年五月初二日对阶州番族的突袭、万历三年九月十六日对下沙麻余族以及其邻番族的突袭。笔者写作此部分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利用石茂华《毅庵总督陕西奏议》,同时结合图卷、诗歌、石碑以及其他文献记载,描述明朝对突袭番族诸部行动的全部过程。这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番部处于明蒙关系的夹缝中,他们在万历初年沦为可怜的牺牲品。洮州边外涉事番族列咂、下沙麻儿、参多、巴舍哈族、洛卜等族早在“隆庆封贡”之后不久就依附蒙古人,这些番族为了向蒙古人纳献马匹而抢掠明朝边境。该如何处理与生熟番族和西海蒙古人的关系?这是明朝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当然,根据当时出现的新情况,明朝对不同的部族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对生番采取突袭行动,对熟番进行拉拢招抚,对西海蒙古人则采取进行“封贡”、“开市”政策。
其他文献
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一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十九大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推动农村承包地流转,将会对农民脱贫致富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回顾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在农户行为理论、规模经营理论、土地产权理论、地租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的指导下,系统阐述了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国民的投资意识普遍提高,社会各界对上市公司的关注程度也随之越来越高,财务报告作为外部投资者获取上市公司相关经营信息和财务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更是备受关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仍频繁发生,严重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威胁着广大投资者的合法利益,更对审计行业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对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有效防范,提高上市公司审计质量,不仅可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重构了新闻传播业的大环境,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心态正因此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对新闻业同样产生着重大而难以估量的影响。产生了哪些变化以及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即是本研究的基本问题和内容。为此,本文以职业社会学为研究视角,以南昌市新闻从业人员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人在职业选择、职业认知、职业满意度等方面的心态转变及影响因素,并分析这种转
随着中央审计委员会的建立与中央两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下发,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政府审计中的地位逐渐上升。但以往的经济责任审计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在审计内容和重点上,以被审计领导干部重大经济决策和财政财务收支、重点项目建设等为主,以资金为主线;在审计评价中,主要以问题为导向,突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反映,忽视了审计评价在审计结果运用中的参考价值和重要意义。
网络专题新闻具有专业性极强、受众范围有限等特点,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获取新闻的渠道越来越广泛,从而信息越发纷繁复杂,对于信息的收集整理难度大大加深。与此同时,各企事业单位开始发展各类智能化办公APP,以更好得进行线上办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面对的TOP级客户4000余人,遍布世界各地,客户的新闻洞察难度大大增加,新闻及社交信息分散于网络各个角落,因而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线上客户新闻的洞察解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的多元化时代,社会阶层不断分化,矛盾问题集中凸显,特别是随着城市发展与更新带来的城市居民抗争问题也日益突显。近年来,城市规划与建设所引起的环境保护问题、拆迁维权问题、邻避效应问题等层出不穷,大大小小的社会抗争事件也越来越多,引起许多政府部门和高校学者的高度重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社会抗争方式已经发生了转变,我们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也需要不断完善。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武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下文简称《公约》)中提出采取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方式促进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因此,非正规教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措施在各国广泛推行。我国作为《公约》的较早缔约国之一,一直不断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保护实践方式,提出了非遗保护实践的“中国方案”,形成非遗保护实践的“中国经验”。其中,作为最重要经验和做法的是中国近年来开展的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
随着我国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改革初期探索出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失去其当初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造成土地不能被精心种植管理,甚至出现了更为严重的土地撂荒现象。因此,通过有效途径促进土地流转,促进当前农业转向适度规模经营,成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有鉴于此,土地股份合作社便应运而生,并且不断变化,以适应土地流转的新形势。但土地股份
盈余揭示了关于公司业绩和股价走势的重要信息,是长期和甚至短期内公司股票收益最重要的一个解释因素。以前的文献表明,市场会对收益作出反应,然而,对收益的这种反应取决于信息环境。近期的文献开始关注投资者从年报等披露中获得并理解会计盈余信息所受到的影响。公司年报披露中的文字信息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途径来理解公司情况,对于盈余的市场反应这方面研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文字披露包含会计研究人员几十年来一直在研
典籍注释由来已久,并从经书注解逐渐扩展到文注与诗注,其中赋注首开“文注”之先声。汉赋这一文体作为一代之文学历来为众多学者所关注,所涉问题从赋源、赋体、赋用、赋集到赋史、赋话不一而足,而从“经注”演变而来,得益于“文集”之兴的赋注问题则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挖掘。本文从唐代切入,以史书和《文选》当中的汉赋注释篇目为中心,试图在厘清汉赋注释之源流的基础上,深入考察因依附于史书注释和《文选》注释,并深受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