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不仅是世界上主要的天然纤维作物,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近些年,随着纺织业的发展和纺织技术的不断提高,对纤维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保证棉花产量的同时提高我国棉花的纤维品质成为重要的育种方向。课题组前期以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纤维品质、产量性状均存在差异的2个陆地棉品种农大601和农大棉13号为亲本,通过杂交、自交手段,构建了1套包含590个家系的陆地棉种内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F7:8)。针对该群体,本研究在河北青县、清苑和新疆轮台,对其进行了一年三环境的表型鉴定试验,旨在评价陆地棉RIL群体的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伸长率、整齐度指数、纺纱均匀性指数等纤维品质性状指标,明确该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筛选纤维品质优良的优异棉花新材料。研究结果对于深入开展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及优质棉育种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三个环境下,两个亲本和RIL群体在纤维品质性状6项指标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父本农大601和母本农大棉13号的纤维长度平均值为27.59 mm、30.72 mm,断裂比强度平均值为28.51 c N/tex、34.31 c N/tex,马克隆值平均值为5.13、4.59,伸长率平均值为6.80%、6.59%,整齐度指数平均值为85.74%、86.68%,纺纱均匀性指数平均值为140.75、163.75,而且群体的变异范围明显超出了亲本的变化范围,均存在超高亲和超低亲类型。表明该RIL群体是进行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的良好群体。2.对RIL群体三个环境下纤维品质性状6项指标方差分析表明,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棉花纤维品质性状影响极显著。纤维品质性状6项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纤维长度与断裂比强度、整齐度指数、纺纱均匀性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马克隆值、伸长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断裂比强度与马克隆值、伸长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整齐度指数、纺纱均匀性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马克隆值和伸长率、整齐度指数、纺纱均匀性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整齐度指数和纺纱均匀性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3.根据优质棉的定义,本研究在RIL群体中筛选出23个在三个环境均处于AA档及以上的材料,分别是2017SN-13、2017SN-80、2017SN-89、2017SN-94、2017SN-99、2017SN-137、2017SN-183、2017SN-191、2017SN-226、2017SN-294、2017SN-346、2017SN-359、2017SN-384、2017SN-386、2017SN-392、2017SN-445、2017SN-468、2017SN-476、2017SN-484、2017SN-503、2017SN-522、2017SN-541、2017SN-584。其中,2017SN-584在三个环境均处于AAA档,纤维长度均达30 mm及以上,断裂比强度均达32 c N/tex及以上。本研究明确了两亲本和RIL群体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水平;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纤维品质性状均具有极显著影响,纤维品质性状6项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筛选出23份纤维品质优异的资源材料。研究结果为定位陆地棉纤维品质QTL提供了可靠的表型数据,为优质棉育种提供了优异种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