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对我国现有的农村信用社产权模式可以看出,各种模式均有其优势和不足之处,再加上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信用社经营水平的不同,在我国目前信用社改革的道路上,不存在适用于全国的最佳模式。因此,根据各地农村经济状况和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研究最适合于当地经济发展、最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改革模式就显得非常重要。重庆市是中国的第四个直辖市,2007年又被确立为国家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但是重庆经济发展呈现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格局,地区发展差异很大,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乡统筹任务非常艰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为重庆城乡统筹改革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农村信用社现有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革、使其更加适合于重庆城乡统筹的需要就显得非常迫切。重庆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2007年与渝中区等39个区县法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初步组建了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引进了战略投资者,但是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发展模式还不够健全和成熟。因此,在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发展的成功经验,利用相关金融市场理论,对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模式、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运用比较研究、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规范分析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实证分析研究了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市场定位为“立足社区,服务三农,服务乡镇企业”,在城镇地区应该定位为中小企业、社区金融、网络金融和联合金融;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是着力打造社区金融便利站式的零售银行,从服务效率、服务产品、服务渠道、服务态度等方面不断完善社区金融便利站式的零售银行服务体系;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应根据重庆市的区域特点和经济发展进程,区分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分别制定具体的经营策略,才能即兼顾支持“三农”发展的政治任务,又争取利润最大化的持续发展,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