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锐小说的人性批判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vssa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当代文坛,李锐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始终以“拒绝合唱”的姿态独立于主流话语之外,立足于个体生命的书写,执着地表达着“历史之外”的人的生命体验。李锐小说中充满了死亡和悲剧气息,死亡场面密度之大,悲剧意味之浓厚,这是他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不仅如此,他更以质疑与反思的眼光审视了产生悲剧的根源所在—人性的恶。他以死亡书写揭示了人性的罪恶倾向和兽性本能,深刻地反思了人性。同时,作为一个具有清醒的理性意识的作家,李锐没有孤立、片面的将人物的死亡仅仅归因于人性恶,而是深入的挖掘了人性恶产生的社会根源,对人性中的恶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解剖和多侧面的展现。无论是描写吕梁山故事的《厚土》系列小说,还是叙述革命历史战争的《银城》系列小说及“重述神话”小说《人间》,李锐在展现了人类普遍的生存困境的同时,对人性进行了深刻地批判。冷漠、自私、贪婪等是人性中固有的顽疾,社会在发展,人性的丑恶因子在“文明人”的心中依然根深蒂固,只要时机成熟,便会爆发出来。本文从政治、传统、后现代三个维度,重点解读李锐对人性的深入思考与批判,积极探索作家对人类终极的价值关怀。在政治维度上,主要以李锐的《旧址》和《银城故事》两部小说为研究对象,从政治非理性以及非理性的压抑与狂欢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在政治的非理性下分析了革命中存在的暴力因素,非理性的压抑与狂欢进一步揭示了革命暴力下隐藏的人性本质;在传统维度上,主要探讨李锐的《厚土》系列和《太平风物》农具系列等小说,从传统文化方面深入研究民众国民劣根性形成的原因,对小说中国民人性的阴暗面进行揭露和批判;在后现代维度上,主要以李锐的《人间》为研究对象,从后现代的角度对《人间》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作品中隐含的对人性的批判,其次由《人间》引申开来,分析当下世界中整个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挖掘其背后形成的原因—丑陋的人性,以期引起人们的自我反思。
其他文献
重点阐述了亚麻纤维的纤维长度分布对成纱质量的影响。通过控制亚麻粗纱的化学脱胶方式、条件,确保纤维分布合理,以达到提高成纱质量的目的。
<正>作为世界经济舞台的后起之秀,韩国经济的崛起,是与韩国企业质量文化的进步,与韩国产品质量的迅速提升同步完成的,其中,现代汽车企业集团是个典型代表。近十几年来发展迅
期刊
定量DNA-DNA杂交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鉴定未知菌的手段,对于表型性状差别小,难以识别菌株的分类鉴定更有价值,对于解决种水平以上的分类学问题和新种的确定十分重要。本实验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日益重视在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各高等院校纷纷开展了各级各类以本科生培养为目的的创新性实验计划,以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对大量多元化高质量
“恋母情结”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研究中是经久不衰的课题。它主要是一种心理倾向,西方文学中的经典人物大部分都暗含此种情结。这一理论对西方文学的影响是引人瞩目的。此情
将样品中的富马酸二甲酯经甲醇-氨水溶液(20+1)提取,以甲醇-乙酸钠缓冲液(55+45)为流动相,通过C18柱分离,经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于220 nm处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富马
<正>舒伯特(1797~1828)是奥地利作曲家,跨越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历史时期。在短短的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其作品几乎涉及了当时的各种音乐体裁,包括600多首艺术歌曲、9部
核力量是战略威慑力量的核心构成,是实施战略威慑的基础和前提。针对俄罗斯三位一体核力量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俄罗斯核力量发展的特点,研究了俄罗斯核力量未来发展走
<正>脑室外引流术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手术,简单而且有效,能迅速缓解颅内高压症状,挽救病人的生命。现总结我科2005~2009年间因蛛网膜下腔出血破入脑室行脑室外引流的69例患者手
语言具有一定的精确性,同时也具有模糊性,这种模糊性同精确性一样是自然语言本身的固有特征之一。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L.A扎德在《信息和控制》杂志上提出了“模糊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