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浙江省60所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流程建立的现状,分析流程中影响患者入院到用药时间(door-to-needletime,DNT)的各项影响因素,为医院建立或优化溶栓流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横断面调查浙江省11个地区60所医院院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流程现状,包括年溶栓量、是否建立溶栓流程以及DNT等,根据指南推荐的平均DNT≤60min的要求,区分DNT是否达标,并进一步调查和分析影响DNT达标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接受调查的60所医院中,共有58所医院(占96.7%)开展了静脉溶栓,其中48所医院(占80.0%)建立了院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应急流程,仅22所医院(占36.7%)DNT达标。与DNT不达标的医院相比,DNT达标的医院中,建立院内卒中溶栓流程的医院所占比例更高(95.5%vs75%,χ2=4.004,P=0.045),设立神经内科急诊的医院所占比例更高(68.2%vs38.9%,χ2=4.687,P=0.030),进行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医院所占比例更高(81.8%vs55.6%,χ2=4.169,P=0.041),开通急诊科(95.5%vs75%,χ2=4.004,P=0.045)及放射科(95.5%vs75%,χ2=4.004,P=0.045)绿色通道的医院比例更高,在急诊室完成溶栓的医院所占比例更高(81.8%vs55.6%,χ2=4.169,P=0.041),不等待凝血谱、血常规等化验结果的医院所占比例也较高(36.4%vs 11.1%,χ2=5.307,P=0.021),另通过质量改进工具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的医院所占比例也较高(81.8%vs 52.8%,χ2=4.986,P=0.02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在急诊室进行溶栓(OR=8.574,95%CI:1.555-47.279;p=0.014)、进行多学科团队合作(OR=6.758,95%CI:1.200-38.067;p=0.030)以及不等待凝血谱及血常规报告结果(OR=16.123,95%CI:2.363-110.028;p=0.005)是溶栓DNT达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浙江省大多数医院已经纷纷对脑卒中患者开展了溶栓治疗,但整体DNT达标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建立并优化院内卒中溶栓流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包括设立神经内科急诊、建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急溶栓流程的多学科团队,开通急诊科和放射科绿色通道,在急诊科完成静脉溶栓,不等待检验结果以及持续质量改进等可以缩短DNT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