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致心脏传导阻滞患者临床特征及导致心脏传导阻滞相关因素,为更好的诊断并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6_~2017.06住院233 IE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基线资料,临床症状及体征、易感因素、既往心脏病史、实验室辅助检查、血培养(感染微生物)、12导联心电图、心脏超声(感染部位)、心脏传导阻滞的类型及感染部位分布。根据患者入院后24h内是否出现心脏传导阻滞,将233例分为传导阻滞组(n=53)和非传导阻滞组(n=180),将资料全部录入Excel表格,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导致心脏传导阻滞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按检验水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探讨IE致心脏传导阻滞的危险因素。结果:对所纳入研究对象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发现,传导阻滞组男性、主动脉瓣感染、草绿色链球菌感染、风湿性心脏病、非O血型、合并糖尿病等因素较非传导阻滞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主动脉瓣感染、草绿色链球菌感染是发生心脏传导阻滞的高危因素(P<0.001)。心脏传导阻滞的类型分析,发现IE患者可出现不同类型的心脏传导阻滞,其中I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最常见的,右束支传导阻滞名列第二。感染部位分布分析,若炎症侵蚀的瓣膜是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人工瓣膜,均可发生心脏传导阻滞。心脏超声结果可见主动脉瓣最易被累及,而其中二叶畸形主动脉瓣占53%。主动脉瓣感染性IE可发生多种类型的传导阻滞,而二叶畸形主动脉瓣无一例发生室内传导阻滞。炎症侵蚀到三尖瓣、肺动脉瓣、人工瓣膜时,未见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结论:性别(男性)、血型(非O血型)、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感染、草绿色链球菌因素与IE发生传导阻滞的危险因素。主动脉瓣感染、草绿色链球菌感染是IE致心脏传导阻滞的高危因素。最容易被微生物侵犯的瓣膜是主动脉瓣,其中一半以上是二叶畸形主动脉瓣。主动脉瓣被感染的IE患者,可出现不同类型的心脏传导阻滞。本研究未见发生室内传导阻滞的二叶畸形主动脉瓣感染的IE。IE患者可出现不同类型的心脏传导阻滞,其中I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最常见的,右束支传导阻滞名列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