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raves眼病的临床分析和眶脂肪细胞TSHr表达的相关研究专业:眼科学临床博士生:何剑峰指导教师:吴中耀 教授摘要Graves眼病(GravesOphthalmopathy,GO)是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的慢性免疫性眼眶病,也是眼科临床常见的眼眶病.近年来,GO的患病率有上升趋势.其病理组织学特点为:在活动期患者眶内球后结缔组织和眼外肌出现大量亲水性糖胺多糖(glycosaminoglycan,GAG)的堆积、免疫活性细胞的浸润和眶内脂肪结缔组织的增生及眼外肌的水肿和肥大.浸润的免疫细胞主要有CD3+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少量Leu-26+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CD4+和CD8+也在病变组织中出现.大部分T淋巴细胞表达携带α/β表型的T细胞受体.此外,在邻近T淋巴细胞原位聚集区的受累组织内可见白细胞介素1 α(IL-1 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等细胞因子,在活化的淋巴细胞、肌束膜结缔组织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较大血管的内皮细胞和眶后段结缔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可检测到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人类白细胞抗原-D相关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bodies-D related,HLA-DR)和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 70,HSP70)等免疫调节蛋白高表达;慢性期则主要表现为球后脂肪结缔组织和眼外肌的广泛纤维化.尽管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但从其发病机制到临床治疗仍有许多令医学工作者困惑的问题.如:部分GO患者有自限性,仅需密切观察,没有必要治疗,仅有少部分GO患者需进行治疗.那么,哪些患者需要治疗?何时治疗?怎样治疗?GO患者中甲状腺功能状况与GO病情的严重程度的关系如何?GO合并眼压异常和视神经病变有哪些相关因素?糖皮质激素治疗时,是局部应用还是全身应用?眼肌手术的时机及效果如何?目前未见系统的报道.关于GO的发病机理仍未完全阐明,但可以肯定它是基因、激素、环境和其它目前仍未知因素相互复杂作用的结果.目前受到广泛认可的假说为:甲状腺上皮细胞和眼眶前脂肪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共同表达自身抗原--甲状腺刺激激素受体(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TSH-R).表达HLA-Ⅱ类分子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将该抗原呈递给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在共刺激信号的作用下,引发T细胞的激活、增殖、免疫反应的发生和发展.TSHr这一共享抗原在眼眶组织中表达的增强导致了TSHr致敏的T细胞经循环浸润眼眶组织,浸润入眼眶的致敏T细胞及眼眶局部的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并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致GO的发生和发展.TSHr在眼眶组织中的表达可能受某些因素的刺激,但这些刺激因素仍不清楚.为探索GO患者的临床特征和GO患者眼眶脂肪组织的变化及TSHr在眼眶脂肪组织中表达及影响因素,我们对1994年1月~2001年12月8年间在中山眼科中心住院治疗的339例GO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同时我们通过培养GO患者和正常人眼眶脂肪细胞,探讨GO患者和正常人眼眶前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GO患者和正常人眼眶脂肪细胞TSHr的表达、以及IL-2、IL-6、IL-4、IL-10及IFN-r等细胞因子对眼眶脂肪细胞在分化过程中TSHr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