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肝细胞癌根治术后近期复发转移的临床与相关蛋白组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y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蛋白组学技术(iTRAQ)鉴定和筛选与巨大肝细胞癌根治术后近期复发转移相关的差异蛋白,试图找到术后近期复发转移预测新指标和治疗新靶点。方法1.回顾性分析166例巨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近期复发转移时间,分为术后6个月内复发转移组和6~12个月内复发转移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不同时间段对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建立术后近期复发转移概率预测数学模型。2.蛋白组学实验:应用巨大肝细胞癌手术切除组织标本作为实验对象,根据临床随访复发转移与否分为3组(随访时间24个月):术后6个月内复发转移组(n=20),术后6~12个月内复发转移组(n=20)及未复发转移组;对这些组织标本进行蛋白提取、定量和酶解,应用iTRAQ试剂标记(117标记6个月内复发转移组,119标记6~12个月内复发转移组,121标记未复发转移组)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DLC-MS/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利用ProteinPilot软件(版本4.2)对MS/MS肽段进行分析,在Intemational Swissprot(20111015,human)数据库中鉴定蛋白质并定量。鉴定蛋白的比值117:121或119:121大于2倍或小于0.5倍(P<0.05)认为二者之间存在表达差异。应用MetaCore(GeneGo公司)软件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O分析,包括亚细胞定位、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应用IPA (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软件分析差异表达蛋白参与的信号通路和蛋白间相互作用的网络。3.应用蛋白组学实验部分的组织标本和分组标准,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从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差异蛋白Galectin-4、S100A12和Alpha-methylacyl-CoAracemase(AMACR)表达情况,验证质谱的准确性。4.采用构建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感兴趣的目标蛋白Galectin-4在73例巨大肝癌术后1年内复发转移与73例未复发转移的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Galectin-4蛋白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及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1.术后6个月内复发转移率为36.7%(61/166),术后612个月内复发转移率为27.1%(45/166);Logistic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前血清AFP值≥1210ng/ml(X4)、肿瘤包膜(X7)、镜下脉管癌栓(X10)、术后癌细胞病理分级(X11)与术后6个月内复发转移有关,术前血清AFP值≥1210ng/ml(X4)和镜下脉管癌栓(X10)与术后6~12个月复发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后6个月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血清AFP值≥1210ng/ml(X4)、肿瘤有包膜(X7)和镜下脉管癌栓(X10);术后6~12个月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血清AFP值≥1210ng/ml(X4)和镜下脉管癌栓(X10);术后6个月内复发转移概率的预测方程为P=Y/(1+Y),Y=EXP(-0.852+0.753X4-1.273X7+2.524X10);术后6~12个月复发转移概率的预测方程为P=Y/(1+Y),Y=EXP(-0.804-0.897X4+0.923X10)。2.利用ProteinPilot软件(版本4.2)对MS/MS肽段进行分析,并在Intemational Swissprot(20111015,human)数据库中搜索,共鉴定出1407种蛋白;基于筛选差异表达蛋白的条件,共筛选出了87个差异表达蛋白;与未复发转移组比较,6个月内复发转移组差异表达蛋白有46个,其中15个蛋白表达上调,31个蛋白表达下调,6~12月内复发转移组差异表达蛋白有49个,其中33个蛋白表达上调,16个蛋白表达下调;6个月内复发转移组、6~12月内复发转移组共同的差异表达蛋白有8个,分别是Galectin-4、Lactotransferrin、Eukaryotic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3subunit B、Biliverdin reductase A、60kDa SS-A/Roribonucleoprotein、Apolipoprotein A-II、Protein S100A12和Alpha-methylacyl-CoAracemase(AMACR)。3.87个差异表达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大部分定位细胞质,分子功能主要是蛋白结合,生物学过程主要体现在代谢和调控。差异蛋白富集度最高的生物通路是EIF2信号通路,发现差异蛋白富集度最高的蛋白网络是以ERK1/2为核心的调控网络,共有14个差异表达蛋白参与。4.部分差异表达蛋白验证结果显示,与未复发转移癌组织比较,Galectin-4蛋白和相应的mRNA表达在6个月内复发转移癌组织、6~12月内复发转移癌组织中均下调,与蛋白组学结果一致;S100A12和AMACR蛋白与相应的mRNA表达在6个月内复发转移组表达下调,6~12月内复发转移组表达上调,与蛋白组学结果一致。5. Galectin-4mRNA的表达在巨大肝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在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表达均下调,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大临床组织样本量采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Galectin-4在巨大肝癌中表达情况,结果显示Galectin-4在巨大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9.0%(57/146),明显低于癌旁组织71.9%(105/146)和正常肝组织80%(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alectin-4在12个月内复发转移组阳性表达率为19.1%(14/73),明显低于未复发转移组58.9%(43/7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Galectin-4蛋白阴性表达与性别、年龄、有无合并肝硬化、是否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肿瘤包膜、癌细胞病理分化无关,而与术前血清AFP值和镜下脉管癌栓有关(P均<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Galectin-4阴性表达组3年生存率24.0%低于阳性表达组34.8%(χ2=6.589,P=0.010);Galectin-4阴性表达组1年无瘤生存率53.1%明显低于阳性表达组83.6%(χ2=5.836,P=0.016)。结论1.巨大肝细胞癌术后12个月复发转移率高;术前血清AFP值、肿瘤包膜、微血管侵犯是巨大肝细胞癌根治术后近期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2.巨大肝细胞癌术后6个月内复发转移和6~12月内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不同,复发转移概率预测的数学模型不同。3.经验证确认的差异表达蛋白Galectin-4、S100A12、AMACR有望成为巨大肝细胞癌术后近期复发转移潜在的预警蛋白,其分子机制需进一步研究。4. Galectin-4蛋白在巨大肝癌组织中表达下调;Galectin-4表达与术后近期复发转移有关,Galectin-4低表达提示3年生存率和1年无瘤生存率低,可为巨大肝癌预后判断提供有效依据。
其他文献
临床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类型、品种较多,机制较复杂,且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有时引起原有的心率失常加重或诱发了新的心律失常。正确掌握应用这些药物,观察每一类抗快速心
对温室洋香瓜进行了5种不同材质套袋处理(白色塑料薄膜袋、白色纸袋、牛皮纸袋、外黄内黑纸袋、无纺布袋),旨在研究不同套袋材质对洋香瓜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
20世纪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较传统音乐来说,音乐创作以及表现表演都有颠覆性的意义。音乐形式突破了传统中各个要素的规范和规定,并遵循了新的哲学和美学思想,音
【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DMP-1、E11、Sclerostin在高磷诱导的残肾大鼠血管钙化模型及高磷诱导的钙化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试图阐明CKD血管钙化的可能机制。通过硫代硫酸钠
科技体制关系到科技能否快速发展及国家创新战略能否实现,哲学界、科技界、经济界等理论工作者及科技管理部门等对此进行了多视角全方位的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经过文献梳理可
较高的基层公务员工作满意度是公务员管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关系到国家公务员管理事业的发展、政府机关公共管理的质量与效果。笔者充分运用文献研究法,参考若干国内外工作满
多元化的城市里,各种情境下的声音结合体堆砌交叠在城市的不同角落,构成了我们穿梭于不同环境中的感知标记。当我们闭上眼睛聆听某个环境下的声音结合体时,就能大概判断出这个环
双酚A属于酚类环境雌激素的一种,是工业上合成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的前体物质,早期研究表明其具有弱的雌激素样活性。怀孕母亲接触BPA后,BPA可以穿透血胎屏障进入胎儿体内,从而在
山西棉花种植历史悠久,分为南部中熟棉区、中部及晋东南中早熟棉区和西北部特早熟棉区。1980-1986年全省年平均棉花面积18.74万公顷,是全省棉业发展的辉煌时期。其原因是国家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的组织形式,不仅在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中扮演者重要的经济角色,而且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无论从规模还是上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