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时期是安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安徽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才,为皖省文化大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大人才群体。如徽商群体、“皖派”、“桐城派”、徽班等,都是曾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皖籍人才。本文选取明清时期皖籍政治人才和科举人才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两类人才的地域分布特点及其表现,得出这一时期全省形成了一个“梯形”式人才格局,即皖北是梯顶,皖中为梯身,皖南是梯基的三级人才格局。论文还通过纵向时间上和横向地域上的比较分析认为,明清之际,皖中地区变化最大,人才增幅为全省之最,大有赶超皖南的趋势;清代皖南人才增幅不如中部明显,但仍然占绝对多数,皖北人才则不及中部和南部,人才数量呈下降趋势。文章进而归纳总结出影响人才地理分布的因素有:一、地理环境对人才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1、自然环境因素;2、地形因素;3、交通因素。人文地理环境:1、经济实力;2、政治扶持;3、文化因素;4、制度因素;5、历史文化积淀。二、人才系统地理行为对人才的影响。1、讲学之风兴盛;2、人才移民频繁。所有这些给当今皖省教育发展提供了深刻启示,即只有通过发展教育,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口素质,转变人口观念,才能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优势,才能真正提高人口素质,破除一切限制人才成长的陈规俗套,避免陷入人才发展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