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中面临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两个热点。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也不断拉大,收入不平等状况日益严重。收入不平等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可能造成的影响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此时研究收入不平等及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学术上和现实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对以往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衡量收入不平等各类指标的适用性,并从中选取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对我国收入不平等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分析了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果,并运用联立模型进一步讨论了收入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最后依据前面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由于收入不平等的数据较难获得,本文运用现有的统计数据测算了我国的收入不平等现状,并从全国整体、城乡间、区域和行业四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收入不平等的现状。发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不平等不仅在整体上呈扩大趋势,而且在各个层面都表现出扩大趋势。其中城乡间的收入不平等、三大地区之间的收入不平等和行业间收入不平等是整体收入不平等扩大的主要来源,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不同地区自然资源和政策的差异,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是造成收入不平等逐渐扩大的重要原因。
收入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结果的分析发现: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长期内存均衡稳定的关系,收入不平等的扩大长期内可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而短期内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却存在着负面的影响。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的结果支持了这一结论,在改革初期收入不平等的下降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改革近三十年来收入不平等从整体上讲促进了经济增长。
收入不平等主要通过投资、消费和教育影响经济增长,由于投资、消费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正的,而收入不平等的扩大虽有利于投资和教育,却对消费不利。因此,从投资和教育的角度讲,收入不平等的扩大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从消费的角度讲收入不平等的扩大抑制了经济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