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yangch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及整个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本文运用半结构访谈(PRA)与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宁武县的农业现状,调查并分析了位于宁武县5个村及104个农户的农业现状。根据该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采用DSR模型从驱动力、状态、响应方面选取了对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最具影响力的20个指标,借助于调查数据,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政策五个方面定量评价了该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在宁武县范围内的这5个村庄的农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除了环境可持续能力高于全国水平以外,其资源、经济、社会、政策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很低。优质耕地资源少、气候干旱是限制该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客观因素;经济因素表现为农业的投入产出及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低;限制社会可持续能力的因素为研究区农业基础设施差、城乡收入差距大及引起的农业劳动力短缺与老龄化现象,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低,不利于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政策可持续能力差体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2)研究区仍保留有一些优良的传统农作方式,如施用有机肥、轮作倒茬、多种经营、循环利用等,这些都是传统农业的精华,是世界各国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所努力寻求与借鉴的,因此吸收和继承传统农业的精华,对研究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生态循环农业,将创绿色品牌农业(利用小杂粮的发展优势)与加大舍饲畜牧业的发展规模结合起来,使该区的农业生产与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并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完善各项农业补贴政策的同时,实行差别化补贴制度;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保证农民有中等以上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王化沟、西沟可利用该村庄的旅游资源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其他文献
讨论了智能控制技术在燃气热水器中的应用。用智能控制的算法实现多输入多输出模糊控制系统的解耦 ,采用前馈控制和自适应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算法实现出水恒温控制。结果表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增长的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制约的矛盾、产业转型升级与建设用地低效粗放利用的矛盾日益尖锐,从而在面临竞争加剧、消费增长、资源约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同时,提升农业科技资源的配
农地流转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激活土地资源的经济要素价值,使得资源转化为资本,从而实现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党
摘要: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分析是当前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而高速发展的城市地区则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重要区域。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两型”社会
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产业升级转型的推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出现由沿海地区向内陆转移的趋势,与此同时,外出农民工逆向流动趋势日益明显,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催化了“返乡民工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农产品市场改革也进行了二十多年,粮食市场改革进退徘徊,时紧时松,呈波浪式、周期性的发展趋势。对粮食市场整合的研究能够检验我国
本文在福建省城镇化脚步加快、土地利用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归纳了土地利用效率理论基础、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现状及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了福建省概况及23个市土地利用特征
农业科学技术是实现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根本出路,是我国农业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推动资源型的传统农业向科技型的现代农业成功转型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