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五子四物加减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肾虚血瘀型患者腹腔镜术后受孕率、复发率、卵巢功能等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为中医药促进及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术后的妊娠率提供实践依据。冀初步总结一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腹腔镜术后的中医药治疗方案,推广应用于临床。方法: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术后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共纳入59人,其中Ⅰ期、Ⅱ期患者34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7人,对照组17人;Ⅲ期、Ⅳ期患者25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3人,对照组12人(脱落1例)。治疗组予腹腔镜术后第7天开始服五子四物加减方,日1剂。其后每次月经干净后第一天开始,连服上方20天;连用5个月经周期。对照组为术后期待治疗。观察指标:抽血检测术前、术后第一次及第六次FSH、LH、E2及CA125;术前、术后第六次月经后检查阴式彩色B超,填写痛经评分表及中医证候评分表;统计术后六个月受孕率及复发率。成果:1.两组患者术前及两组未孕者术后1月、术后6月性激素三项(FSH、LH、E2)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CA125术前Ⅰ期、Ⅱ期明显低于Ⅲ期、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CA125术后1月Ⅰ期、Ⅱ期低于Ⅲ期、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孕者CA125术后6月Ⅰ期、Ⅱ期低于Ⅲ期、Ⅳ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A125术前Ⅱ期明显以下低于Ⅲ期、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CA125术后1月Ⅰ期、Ⅱ期低于Ⅲ期、Ⅳ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孕者CA125术后6月Ⅰ期、Ⅱ期低于Ⅲ期、Ⅳ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未孕患者术前、术后6月的痛经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Ⅰ期、Ⅱ期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Ⅲ期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五子四物加减方能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肾虚血瘀型患者腹腔镜术后妊娠率,主要表现在Ⅲ期患者治疗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2.治疗组Ⅲ期、Ⅳ期患者术后6个月,CA125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月、术后6月性激素三项(FSH、LH、E2)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痛经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五子四物加减方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候。4.建议Ⅲ期、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术后不使用GnRH-a药物,联合中药治疗,术后半年内指导尽快妊娠。术后第一次月经来潮第2-4天常规检测FSH、LH、E2以了解卵巢功能情况,及时调整方案以助孕。5.初步设想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术后联合中药治疗方案如下:①Ⅰ期、Ⅱ期者,推荐联合中药治疗;②Ⅲ期者,EFI≥8,主张联合中药治疗;EFI≤7,推荐联合中药治疗或和西药治疗。若半年内,还未受孕者,建议行IVF-ET。③Ⅳ期者,结合患者意愿,①推荐联合中药治疗或和西药治疗,若半年内,还未受孕者,建议行IVF-ET。②直接行IVF-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