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铝合金作为密度低、强度较高、塑性好、且具有优良导热和抗蚀性的轻质合金,广泛应用在航天、船舶、汽车和铁路运输等领域中。然而热裂是铝合金熔铸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缺陷,铝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铝合金作为密度低、强度较高、塑性好、且具有优良导热和抗蚀性的轻质合金,广泛应用在航天、船舶、汽车和铁路运输等领域中。然而热裂是铝合金熔铸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缺陷,铝铜合金固有的材料特性:结晶范围宽、树枝晶发达,呈糊状凝固的特征,使其热裂倾向严重,是工业生产大型均质无缺陷铸锭所面临的重要困难之一。添加合金元素作为影响合金热裂的因素之一,近年来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热裂敏感系数(HSC)和基于Clyne-Davie模型计算的系数(CSC)表征合金热裂倾向,并进行对比,在铝铜合金添加合金元素Mg、Zn,研究合金元素Mg、Zn对晶间液相性能及热裂的影响。并研究合金元素加入量与形成金属间化合物数量对体积的变化影响,得到Mg、Zn元素对Al-4.4Cu合金热裂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Mg元素添加量的增加,合金的晶粒尺寸呈先减小后增大,当添加量达到1.7%时,此时晶粒趋于均匀化,且晶粒尺寸达到最小。同时Mg元素加入量的增加,提高了合金晶间低熔点相的体积分数,并逐渐形成网格状分布;但Mg元素加入量过高将引起晶间低熔点相在晶界上的分布出现局部聚集现象。随着Mg元素的增加合金抗热裂性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Mg元素添加量为1.7%时,合金抗热裂性最好,此时合金的热裂敏感系数HSC为1.16。Mg元素对合金热裂影响机制是通过细化合金晶粒、改变树枝晶形态、增加晶间低熔点相体积分数和分布均匀性,实现提高合金的抗热裂性;随着Zn元素的增加,合金的树枝晶组织逐渐粗化,且晶粒尺寸逐渐变得不均匀,晶界上偏聚的Zn增多,使合金液膜中逐渐出现疏松和不连续,造成热裂抗性减弱。随着Zn元素的增加合金热裂抗性呈逐渐减小的趋势。Zn元素对合金热裂影响机制是通过偏析影响,随着偏聚在晶界上的Zn元素增加,低熔点相分布不均,改变了液膜特性,导致合金热裂倾向不断增加。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材料学与实验工艺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将光力学系统做到微纳尺度,这使得纳米力学振子的量子效应越来越明显。光力学作为量子光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激发了越来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经纪人这一角色也逐渐诞生,承担着为交易双方在各种买卖活动当中提供信息沟通和撮合交易的责任,作为特定的人或组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我国农村
难熔高熵合金作为一种新型高强度、耐高温、抗高温氧化的多主元合金,有望取代传统高温合金材料。但是它室温塑性低,变形极限差,故难熔高熵合金绝大多数必须进行热加工成形,但
高熵合金(HEAs)由于其良好的力学性能、良好的耐磨性以及优异的耐蚀性等特点引起了学者们广泛的关注。元素的种类及含量对合金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成为人们研究与挖掘的重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问题作为一切问题的本源,把着力于寻找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最佳途径作为第一要务,而农业机械化是完成这一要务的
自高熵合金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由于其简单的相结构和各方面优异的性能迅速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成分设计、陶瓷相的添加、挤压、轧制以及热处理等常被用于传统合金的
非晶合金在很多性能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具有成为重要工程材料的潜力,但由于室温的塑性较差,也严重的影响了其实际的应用。弛豫是过冷液体和非晶中固有的普遍特征,对于理解
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火热,但是在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需要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跨文化传播在推动文化贸易全球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
Haldane模型作为简单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模型被大量研究,尤其是在石墨烯晶格结构上采用不同的几何构型来展现新的物理。作为陈绝缘体,我们在数值上研究它的方法局限于能带图,
城市居民的自发性建造活动和城市社区的发展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如今,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城市人口数量也逐年增加,城市社区的面积也扩大了。然而,一方面由于强调建宏观设效率的施工模式忽略了微观上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另一方面也由于城市居民生活方式日新月异,导致原有的社区空间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居民的使用需要,社区出现了居民的自发性建造行为。传统观点认为,社区自发性建造活动是城市改造中需要重点整治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