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喜福会》中东方主义的建构及解构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ilan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恩美作为美国文学界中最重要的美籍华裔作家之一,其第一部小说《喜福会》于1989年出版,并很快就获得了巨大成功。它不但引起了主流文化读者对华裔文学的兴趣和关注,赢得了美国文学评论家们的一致好评,而且还获得了“全美图书奖”和“海湾地区小说评论奖”等多个奖项。小说《喜福会》包括四部分,每一部分又含有四个独立的小故事,主要探讨了一个主题:母女关系从冲突到融合。遗憾的是,之前大多数关于小说《喜福会》的研究都将重点放在了分析由母女关系所反映出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笔者尝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对这部小说进行研究分析,即后殖民文化批评的角度。本文旨在找出影响谭恩美创作《喜福会》并在其中所反映出来的东方主义及反东方主义情结。笔者最终目的是呼吁来自世界各地尤其是西方国家的读者能够以一种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中国,并向读者证明一种不同文化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是存在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中,笔者将会就当前研究的大背景,如:华裔美国人的历史以及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进行简单的介绍,随后列出了该研究的重要性及目的。在第二章中,笔者介绍了本文所涉及到的理论框架:赛义德·爱德华和他著名的东方主义理论。东方主义作为后殖民研究的基础,可以被理解为“西方对东方持有的一种敌视和贬低的态度,它涉及到诸多学科,如:人类学,社会学,历史,以及政治学等。”或者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西方对东方进行控制,重构,且对东方具有支配权。”所谓的东方是西方视角下的东方。由于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以及她的代表作《喜福会》被选为本文研究的对象,在文献综述部分,笔者将会就谭恩美生平和她的文学生涯进行简单介绍并总结前人对于《喜福会》的研究成果。在第三章中笔者将会探究导致作者在小说中构建东方主义情结的原因,其中包括:时间和空间上的不一致;文化缺失;在主流文化中所遭受的种族歧视以及小说的商业效益等。另外笔者还将详细展现被东方化的中国形象,中国文化和风俗,以及处于失语状态的中国人形象。在第四章中,笔者将深挖谭恩美在《喜福会》中对东方主义进行解构的原因,如: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的频繁性以及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身上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等。反东方主义情结反映在作品当中是中国母亲们打破沉默,争取到话语权,以及美国女儿们对中国文化的回归。在最后一部分中,笔者总结了在《喜福会》中所反映出的东方主义和反东方主义情结,并呼吁不同甚至是完全矛盾的文化信念之间的和解,在它们之间必然存在一个平衡点,这也是谭恩美在她的作品中一直想要传达的一种思想。
其他文献
我国电影译制片配音从1960年代开端,到199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再到当今逐步走向衰退和转型,时代、体制、技术、配音人员素养等多方面原因共同造就了目前电影译制片配音的发展困
正当防卫作为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刑法专业术语,从古到今的世界各国刑法中,无不把其规定为违法性阻却事由之一。由于正当防卫行为从外表上看似乎符合某种犯罪的构成要件,但在实质
脑科学的研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21世纪获得了极大的重视与发展,美国、欧盟及中国等国先后启动脑科学大计划,如“人脑连接组计划”、“连接组学”、“人脑计划”脑网络组计
针对西汉高速公路沿线大量土石混合料填筑路基的情况,本文对陕南地区土石混合料的基本性质及分类、室内外试验、路基沉降变形、路基稳定性及土石混填路基施工技术开展了较为
20世纪以来,随着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人们逐渐能够挣脱传统二值逻辑的桎梏,开始认识到语言是明晰和模糊的综合,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尽管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梅
卞之琳的爱情诗《无题二》简析□高恒文窗子在等待嵌你的凭倚。穿衣镜也怅望,何以安慰?一室的沉默痴念着点金指,门上一声响,你来得正对!杨柳枝招人,春水面笑人。鸢飞,鱼跃;青山青,白云
本文采集10支QSZ92式9mm手枪射击的300发弹头,对弹头上不同阶段的痕迹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痕迹的形成过程,观测留痕部位和形态反映,统计出现率和稳定性,进而确定痕迹在区
清初理学的发展显得日渐式微,正是这一理学现状决定了身处其时的王心敬(字尔缉,号丰川),以复兴理学为己任。在他看来理学之所以衰落有内外二因:内因即理学内部程朱、陆王的学
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环境产生的深刻变革,教育信息化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上世纪90年代起,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诸多国家陆续颁发、实施及不断更新有关教师
西贝柳斯是芬兰最著名的作曲家、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并涉及了多种体裁和形式。其中七部交响曲、若干交响诗以及小提琴协奏曲最鲜明地体现了他的创作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