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又一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目前,国外诸多研究证明任务型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许多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地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提出了“任务型”语言学习的模式。进入21世纪后,这种“用语言做事”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2001年3月,我国九年制初中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大纲明确倡导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技能的能力。此后,各个版本的英语教材都以“任务”为中心,重新设定了内容和体系。尽管国内外许多专家对任务型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实证性研究,可有关在农村中学如何有效地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却少之又少。针对这一现状,作者首先就任务型教学法在农村某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是否有效进行了研究,如果是有效的,作者希望任务型教学法在未来将会广泛地用于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本文以威利斯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为理论基础,在安徽省温泉中心学校的九年级学生中进行了为期一学期(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的实验,就任务型教学法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学生成绩、问卷、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方面对任务型教学对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分析,以期证明能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证性结论。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它涵盖了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以及所面临的困难这一基本情况。第二部分集中阐述了基于本论文理论基础的英语阅读理论和任务型教学理论。第三部分是任务型教学法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课上的实施和实验。第四部分讨论任务型教学法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上的优缺点以及几点建议。第五部分是本文结论。实验结果证明任务型教学法是适用于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它不仅能提高农村初中学生阅读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