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源性脾静脉阻塞侧支循环的螺旋CT表现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y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胰源性脾静脉阻塞所致侧支循环的通路和相应侧支血管螺旋CT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 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研究33例胰腺疾病病例,其中胰腺癌28例,急性胰腺炎3例,慢性胰腺炎2例。9例胰腺癌及2例胰腺炎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胰腺癌为术后复发;12例胰腺癌及1例胰腺炎经临床随访、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诊断,另外5例胰腺癌及2例胰腺炎则经临床随访、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诊断,33例均无肝硬化的病史和CT表现。本组27例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Plus 4 Version A型螺旋CT扫描机,6例采用西门子Sensation 4型多排螺旋CT扫描机。层厚3.0-10.0mm。对比剂采用静脉注射欧乃派克或优维显(300mg/ml),总量80-100 ml。在连续CT层面上观察上腹部各主要静脉血管的起止、走行、粗细情况,所有病例其CT片显示脾静脉明显狭窄或完全闭塞,并可见胃周和/或大网膜侧支循环形成。根据伴或不伴有门静脉和/或肠系膜上静脉阻塞分为孤立性脾静脉阻塞组和非孤立性脾静脉阻塞组。侧支循环扩张的标准为:(1)食管下段静脉(EV):食管下段粘膜下血管增多、增粗、迂曲。(2)胃冠状静脉(CV):肝胃韧带内可见直径≥6mm的血管影,或肝胃韧带内血管增多、迂曲。(3)胃短静脉(SGV):胃脾韧带内可见直径≥4mm的血管影,或胃脾韧带内血管增多、迁曲。(4)胃网膜静脉(G EV):主干直径)Slnm。(5)胃结肠干(GCT)直径)snun。(6)结肠右上静脉(RSCV)直径)4咖。(7)结肠中静脉(MCV)直径)4mln。(8)胰十二指肠后下静脉(PSPDV)直径)3哑。结果所有病例可见脾门胃底之间和/或胃大弯侧血管增多增粗。孤立性脾静脉阻塞病例中,增粗的血管包括:胃短静脉(85%)、胃冠状静脉(78%)、胃网膜静脉(78%)和胃结肠干(64%),而非孤立性脾静脉阻塞病例中,还可见到结肠右上静脉(37%)、结肠中静脉(37%)、胰十二指肠后上静脉(10%)扩张。结论①胃短静脉~胃底静脉丛~胃冠状静脉和②胃网膜静脉~胃结肠干~肠系膜上静脉是脾静脉阻塞主要的两个侧支血液回流通道,它们在螺旋CT上有其特征性的分布和走行表现,并在胰腺癌术前分期和评估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方面具重要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空气污染问题愈加严峻。环境效率是一个国家(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直接
<正>详细摘要: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已经从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发展为社会问题和国际问题。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都开始采取各种行动应对气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genetic testing,NIPT)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6月赤峰生殖健康专科医院确诊的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以TD-LTE为代表的4G网络的建设与优化正在不断进行,同时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相关研发也正在积极推进。3GPP已经发布了5G新空口NR(New Radio)Relea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与胎盘植入(PL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于本院超声诊断为CSP并继续妊娠的患者15例作为实验组,取同时段具有剖宫产史并
减少沉降桩基础是现代桩土相互作用理论的巨大成果之一。它是一种新的基于沉降控制原则的桩基础 ,在上海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其发展和设计原则 ,并对设计思想和
目的:通过SAS软件编写宏及其他程序保证统计分析报告中的报表输出能够达到准确、完整、规范的目的,并提高整个临床试验统计分析过程的效率。方法:完成统计报告自动生成大致可
背景与目的:癌症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已知的危险因素如吸烟、不良饮食、缺乏身体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正增加癌症的发病风险。2018年美国增加1735350例新发癌症和609640例死亡癌症。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导致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一位。实体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但肿瘤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原因。在肿瘤患者的
[目的] 探索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在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预后及其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20例经肾活检证实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患者,按照放免测定的尿β2-MG含量,将患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与心室功能受损程度和功能异常节段心肌的活力有密切关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左心室功能异常是心脏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