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一部喜剧电影《甲方乙方》使导演“冯小刚”开始受到中国大陆广大电影观众的密切关注。如今,冯小刚凭借他编导的一系列高票房的幽默喜剧电影已逐渐成为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界里一名重量级的喜剧电影导演,他的喜剧电影也有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当前,无论是冯小刚导演本人还是他诸多的喜剧电影作品都已成为国内广大喜剧电影创作者学习和研究的对象。鉴于此,本文也试图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出发对冯小刚的喜剧电影作以研究,来向大家揭示冯氏喜剧电影的独特魅力和成功因素。本文大致包括六部分:第一章绪论。这部分简单介绍了关于冯小刚喜剧电影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及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本论文的后现代主义研究视角。第二章分析了冯小刚喜剧电影后现代特征形成的社会文化语境。这部分先交代了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特征,继而指出崛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冯氏喜剧”电影因中国当时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而天然地具备一些后现代特征形成的境遇条件,如“以大众文化为主体的,由大众传媒支配的,倡导多元话语权”的后现代大众文化语境和“追求无深度、平面化;反主体;崇尚大众消费性;娱乐性至上“的后现代消费文化语境。第三章深入剖析了冯小刚喜剧电影的游戏化、平面化及多元化等的三个层面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并特别指出冯小刚在中国大陆的电影界率先树立起商品经济的理念,将电影艺术与商业相结合,使得他的喜剧电影作品具有商业化特征。第四章具体分析了冯氏喜剧电影后现代特征的艺术元素的几种表现形式,即小品化故事情节拼贴,平民化人物叙事,还有狂欢化幽默语言等。所有这些形式都是后现代电影艺术特征——“反宏大叙事”——的具体体现。第五章总结了冯氏喜剧电影的成功之处,并对其固有的地域局限性进行了简单探讨。指出“冯氏喜剧”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将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完美融合从而在中国内地拥有很强的品牌效应,但其若想走出地域局限从而让世界人民共享,还需在几方面继续努力。第六章是结论。提出正确理解和认识冯氏喜剧电影的后现代特征,无论对于当代中国喜剧电影的创作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具有深刻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本文应用后现代主义的相关理论方法,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出发,对冯小刚的喜剧电影作品进行了相对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指出冯小刚的喜剧电影在中国大陆的喜剧电影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它们因为自己独特的后现代性特征,因而可以将喜剧电影的幽默精髓完全释放,从而为中国喜剧电影的发展开创了一片崭新天地。本文同时分析了冯小刚喜剧电影发展的得与失,指出冯小刚应该在保持自己已有的的喜剧电影创作特色优势的基础之上,尚需进一步为自己的电影作品努力拓宽国内外市场以创造更高社会知名度,争取使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蓬勃发展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