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素养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 ——基于CHFS2013的实证分析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k1987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金融发展亦是如此。“普惠金融”的目标是让有金融需求的群体都能够获得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事实上,中国家庭难以表达借贷意愿,无法获得足够的正规借贷服务而选择向非正规渠道借贷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金融需求主体缺乏金融素养、产生认知偏差,导致其做出非理性借贷决策,使其无法享受平等优质的金融服务,进而抑制了普惠金融的发展。因此,提高金融素养对于促进家庭表达借贷意愿,提高借贷发生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对金融素养与家庭借贷行为关系的文献梳理发现,国外学者主要从借贷成本、负债率和违约率等方面进行研究,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家庭选择低成本的借贷方式,降低违约率,防止家庭负债过度。国内学者对于两者关系的研究则较少。因此,本文从理论上分析金融素养对家庭借贷决策和借贷渠道的影响机制。接着,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建立Pr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利用工具变量缓解了金融素养的内生性问题。最后,采用样本剔除法和替换代理指标法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金融素养水平偏低的家庭依然存在借贷需求压抑问题,非正规渠道仍是家庭借贷的主要来源之一。(2)不同金融素养家庭的借贷行为呈现出差异性,具体表现为:随着金融素养水平的提高,做出借贷决策的家庭比例随之增大,选择正规渠道借贷的家庭比例亦是如此,而选择非正规渠道借贷的家庭比例却随之下降。(3)金融素养是影响家庭借贷决策和选择借贷渠道的重要因素,家庭金融素养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家庭主动表达借贷需求的可能性。在对借贷渠道的影响上,金融素养提高了家庭向正规渠道借贷的可能性,降低了家庭向非正规渠道借贷的可能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对策建议: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提升家庭金融认知能力;加快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精准度;建立多层次的监管体系,提供良好的借贷环境。
其他文献
文化社会化是民族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青少年学习一种文化并发展对该文化群体的归属感的过程。当前文化社会化研究并未涉及来自不同民族的同伴,即族际同伴文化社会化的问题,而且也未从同伴圈子这个层次来进行研究。本研究以佤族、傣族和汉族三个民族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拟调查多民族背景下形成的同伴圈子的类型,并编制同伴圈子文化社会化问卷,目的是探讨青少年同伴圈子对中国主流文化、本民族文化、其他民族文化等
当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步入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阶段。核心素养是制定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源头”,是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风向标”。各学科课程为实现核心素养目标都立足于本学科的特色与育人价值凝练了各学科核心素养,音乐学科也同样,明确了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个方面发展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阶段,因此,了解目前初
在以信息和科学技术作为主体和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产品高度同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难以从容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唯有通过创新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才能使企业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研发工作是整个企业技术创新产品链条中的重要一环,能够为企业带来持久竞争优势。因此,研发对于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能力甚至对于促进当代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良性调整和加快优化产业转型都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企业研发投
蒙古族服饰是民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蒙古族服饰是由巴尔虎服饰、布里亚特服饰、巴林服饰、乌珠穆沁服饰、察哈尔服饰和鄂尔多斯服饰等多个部落服饰组成。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社会成员的自由流动,使得蒙古族传统部落服饰逐渐打破原有的封闭性,并且在现代社会中变得时尚化、生活化。蒙古族服饰业的发展对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增进民族团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巴林蒙古族服饰业作为当地特色产业之一,并得到了地方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愈加复杂,极端天气灾害、生态环境破坏、金融危机和全球疾病疫情等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危机,对人类生产生活安全产生极大隐患。基于此背景,全球各大城市都开始致力于城市韧性研究,以预防和抵御外界带来的干扰与冲击,维持城市系统良性发展。本文综合运用熵值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借助BP神经网络、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利用201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民健身计划》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健康中国2030》和2019年9月2日国务院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更是给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射了一针强心剂,体育健身娱乐业作为体育产业的核心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数量逐年攀升。但商业健身俱乐部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资金链易断,会员饱和度太高,圈钱模式等诸多问题,导致大多数商业健身俱乐部不能够良
歌剧《拉·瓦丽》是意大利作曲家阿尔弗莱多·卡塔拉尼所创作的一部真实主义歌剧作品,其剧本选择生活中最普通的小人物作为主角来展开属于他们的爱情故事。本文以歌剧中女主角瓦丽的勇敢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瓦丽演唱的咏叹调《再见,我将去远方》,论述了瓦丽勇敢性格形成的缘由以及本人在舞台实践中释绎瓦丽勇敢形象的要点。本文以女主角的勇敢性格特征作为独创视角,通过介绍作曲家卡塔拉尼的生平及他创作《拉·瓦丽》的时代背景
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建设蓬勃发展。伴随着城镇化过程而出现的村转居社区建设开始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村转居社区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然产物,由行政主导迅速推进的城乡社会管理体制一体化带来了农民生产生活及身份的转变,使他们被安排在从乡土性向现代性转换适应的道路上。在村转居社区中存在着一个特殊群体——老年人。由于身份的转变、生活环境的变化、人际交往圈的重组造成老人对新社区认同感不强烈,给社区的
《孟子·公孙丑上》不动心章,是孟子深造自得之语,也是《孟子》中最难以理解的一章。知言养气作为孟子重要的成德工夫之一,极受学者关注。元代许谦作为朱学嫡脉,以一人之力使北山学派大显,促进程朱理学官学化进程。许谦认为“孟子之学是知言养气”,所以通过许谦对孟子不动心之道—知言养气的诠释研究,见微知著观许谦的孟子思想。首先,根据许谦文本将不动心之道分为三类,以血气之勇求不动心、以理直之勇求不动心和以两端截断
当代中国城市社会中,流动儿童逐渐形成了极为庞大的社会群体,其因生活环境巨变所产生的诸多不适,极可能会发展成各类情绪问题;此类情绪问题,不仅对流动儿童自身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会给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带来诸多显性及隐性的弊端。情绪健康是心理适应能力中所具有的重要标志,其影响力也不容小视。相较同一环境下的城市儿童,流动儿童在情绪上更容易出现自卑、抑郁、孤独、敏感、多疑以及诸多不良情绪。个案干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