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灵活性对定向遗忘影响的ERP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fu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定向遗忘的研究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在逐渐掌握了其发生机制后,当前的重点越来越转向了对定向遗忘效应个体差异的研究上。已有的研究多关注定向遗忘效应在正常个体和特殊个体上的差异,如与抑郁症、焦虑或者精神分裂症患者。但是在正常个体间,定向遗忘效应也存在差异。本实验就借助认知灵活性这一指标来探究在正常个体间定向遗忘效应的差异及其影响机制。采用单字法定向遗忘研究范式,借助ERP研究手段,实验一选取高、低不同认知灵活性个体进行经典的定向遗忘任务,是一个2(认知灵活性:高,低)×2(指令:记忆,遗忘)的混合实验设计。行为数据表明,高、低灵活性个体在要求记忆项目的再认成绩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低灵活性个体再认出了更多要求遗忘的项目;脑电数据表明,两组脑电差异表现在与情境更新转换和认知抑制能力密切相关的P300成分上,主要是体现在要求遗忘项目上,低灵活性个体在要求遗忘项目上的P300峰值显著大于高灵活性个体。根据定向遗忘解释机制来看,这个结果可能是由于个体的认知抑制能力差异引起,也有可能是将学习阶段遗忘项目向测验阶段R(记忆)或者F(遗忘)的情境更新转换中造成的。但到底是由于认知抑制还是转换能力的差异引起的并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在实验二,我们人为设置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单字字体变化的冲突来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在测验阶段改变了材料字体的是有冲突,以不一致性表述,两个阶段字体相同的用一致性表述,是2(认知灵活性:高,低)×2(指令:记忆,遗忘)×2(一致性:一致,不一致)的混合实验设计。结果表明,高组P300成分在遗忘项上的优势消失,但是产生了监控冲突矛盾出现时常形成的N2成分优势,并且差异是出现在有冲突条件下的正确记忆项目(TBR-R)上:高灵活性个体比低灵活性个体的N2更负,表明了高灵活性个体对认知冲突有较强的监控能力,这个过程就是转换的本质。研究表明定向遗忘效应在正常个体间也存在差异,并且造成这种差异的机制用情境更新过程中的转换机制来解释更为合理。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长久以来学习动机都是热点关注问题。国内外研究者在学习动机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不过具体到外语学习动机方面也是以英语为主,特别是对高职生在日语学习动机方面的研究是
期刊
目的分析玉溪市2008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的效果,总结经验,为玉溪市全面控制并加快消除麻疹:工作进程制定针对性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综合分析MV强化免疫现场接
期刊
学位
本研究探索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可能存在的身心互动过程,并通过利他和疼痛之间的关系演示出了这种身心互动过程对个体的意义。研究共三个实验,分别选用了三种不同的利他行为和三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