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坝上高寒区唐菖蒲、百合生态适应性及栽培特性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mwchy3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河北坝上高原冷凉气候资源为背景,在河北农业大学张北实验站对球根花卉唐菖蒲、百合进行了温光生态适应性,种植环境、播期、施肥以及不同种球质量的栽培特性等研究。结果表明: 1.坝上地区唐菖蒲的适宜播种时期,露地栽培为4月上旬~5月下旬,温室栽培可较露地栽培提前半个月以上。夏花类唐菖蒲早花品种,在适宜播期内可顺利完成生育全过程;中、晚花品种之晚播种,为保证切花质量不受初霜危害,生育后期需做防寒保温处理,中、晚花品种唐菖蒲切花生产的极限播期是5月30日。百合的适宜播期及播后生长发育适宜时间与唐菖蒲相同,但百合的生育周期较长,露地栽培之晚播种不能顺利完成生育周期,温室栽培可满足百合生育期较长的要求,且温室较露地栽培株高提高0.89%~16.39%,花冠直径提高5%~12.7596,是坝上地区生产鲜切花的适宜栽培模式。 2.唐菖蒲为喜光花卉,以“江山美人”品种为例,生育初期第二片叶的净光合速率为13μmol/m2/s,5~6叶期,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花后降至3.34μmol/m2/s。晴天下的唐菖蒲全天的光合速率,表现为随光强的增强而上升,正午时分净光合速率达最大,光合日变化没有光合“午休”现象。监测表明,六叶期时,一、三叶位光合能力较强,二、四、五叶光合能力中等,第六叶光合能力最弱。百合喜光照充足略有遮荫的环境,晴天下,有光合“午休”现象;卷丹不同叶位光合日变化比较中,距地面10cm处叶片光合效率较低,距地面30cm处叶片光合效率较高。施钾肥后,卷丹叶片光合速率较CK有明显升高,其中,亩施K2O15kg效果最好。 3.施钾有提升唐菖蒲切花质量的作用,早花品种醉飞燕(白色)K2O亩施入量10.8kg时切花各性状表现最好,中、晚花品种粉西施(粉色)、满江红(红色)K2O亩施入量分别以10.8kg、5.4kg表现最好。施钾可使卷丹的花期提前4~10d,但钾肥的施用量不是越高越好,亩施K2O15kg时,株高、地径达最大,分别为54.2cm、7.06mm。 4.繁球生产中,唐菖蒲早花品种醉飞燕对播期的反应相对不敏感,最佳播期为5月20日,中、晚花品种粉西施、满江红由于花期晚,种球发育时间较短,随播期推迟球重近线性下降;钾肥处理对唐菖蒲种球的膨大效果不显著;唐菖蒲种球数量繁殖系数与重量繁殖系数随种球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去花穗处理后,重量繁殖系数明显上升;切花唐菖蒲新球的体积和重量随切花留叶数的增多而增大,其重量繁殖系数变化在1.18~2.97之间,试验表明,留叶3片以上对繁球效果较好。卷丹随播期推迟,收获球的体积、重量呈下降趋势,露地栽培的极限播期是5月20日;亚洲百合切花处理,种球重量较CK下降16.43%,去蕾、去头处理种球重量较CK上升19.38%、22.85%。唐菖蒲、百合露地栽培收获新球的平均重量、平均周径均大于温室栽培,且唐菖蒲露地栽培不同级别间的种球重量差异较温室栽培为大。 5.不同年份、花色的唐菖蒲在国内六大花卉市场的售价随区域变化差异显著,以北京莱太市场价格变化剧烈,无锡市场价格最稳定。斗南、莱太、花乡、京林市场唐菖蒲售价均在7~8月份最低。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水稻一直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我国水稻品种的抗瘟性一直难以得到提高,多年以来稻瘟病一直制约着我国水稻产量的增长。培育对稻瘟病具有良好抗性的水稻
目前,棉花纤维品质改良已成为我国棉花育种工作的聚焦点,是我国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棉纤维发育的次生壁加厚期,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EC2.4.1.13,Sus)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