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病理性瘢痕广泛形成于手术、外伤以及烧伤后,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与正常皮肤相比,病理性瘢痕表现为以成纤维细胞为主的细胞增殖、活性增强,产生大量胶原蛋白,引起I/III型胶原在组织中大量沉积。研究发现,作为神经营养素家族中的一员,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能够促进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而NGF在体内首先以前体(nerve growth factor precursor, proNGF)的形式合成,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proNGF是一种重要的凋亡因子,其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以及非神经系统的组织及细胞中。为了解NGF以及proNGF是否与瘢痕增生有关,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及蛋白免疫印迹等方法观察对比NGF、proNGF在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情况。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前体(proNGF)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山东省立医院烧伤整形科的手术患者,分为三组,增生性瘢痕23例和瘢痕疙瘩20例作为病理性瘢痕组,正常皮肤20例作为对照组。4μm连续切片后,进行HE常规染色,在光镜下观察三种组织的组织形态学差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NGF、proNGF在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和分布;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三种组织中NGF、proNGF蛋白表达量的差异,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对条带进行灰度分析。结果:HE染色光镜下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组织表现:正常皮肤中不同部位的表皮厚度差异较大,但分层均较为清晰,角质层厚;真皮层中真皮乳头突出明显,乳突数目较多,网织层中可见成纤维细胞,数目较少,核小深染;同时正常皮肤组织中可见毛囊、皮脂腺、汗腺等皮肤附属器。增生性瘢痕中表皮基底层和棘层较厚,细胞排列疏松,组织排列紊乱,部分可有真皮组织嵌入;真皮乳头较少且低矮、变平,网织层厚,可见胶原纤维大量增生,部分玻璃样变性,内有多量成纤维细胞,细胞体积较大,胞浆丰富;鲜见皮肤附属器存在。瘢痕疙瘩表皮层萎缩,细胞较少且排列疏松,可有真皮组织嵌入;真皮乳头较少,网织层厚且致密,胶原粗大,部分可形成胶原结节,成纤维细胞数量大,体积大,胞浆丰富。NGF在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的表达:NGF表达于表皮及真皮层,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表皮的基底层和真皮层中成纤维细胞聚集处可见较多阳性颗粒,正常皮肤中阳性表达多位于表皮基底层和皮肤附属器周围,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NGF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t=27.54,P<0.01;t=26.82, P<0.01), 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NGF的蛋白含量,结果显示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NGF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t=16.22,P<0.01;t=15.19, P<0.01)。ProNGF在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的表达:proNGF在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均呈阳性,表达位于三种组织的表皮和成纤维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皮肤组织中proNGF的表达高于增生性瘢痕(χ2=8.23,P<0.05)和瘢痕疙瘩(x2=8.29,P<0.05),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proNGF的蛋白含量,结果显示正常皮肤组织中proNGF的蛋白表达量高于增生性瘢痕(t=14.02,P<0.01)和瘢痕疙瘩(t=20.80,P<0.01)。结论:NGF、proNGF均表达于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其表达位于表皮层和真皮层,多见于表皮基底层细胞和真皮层中成纤维细胞聚集处;NGF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而proNGF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则明显低于正常皮肤,两因子在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中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提示NGF、proNGF的表达水平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有密切关系,NGF/proNGF的相对水平可能与病理性瘢痕的组织增生性有关,在瘢痕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