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旨在观察利用中药膜外敷加穴位注射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探索和筛选治疗乳腺增生病简单高效的优良方法,并探讨该方法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可能机理。 方法:将80例符合肝郁气滞型的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为中药膜外敷加穴位注射组,对照组40例为穴位注射组。穴位注射组:以复方丹参注射液与柴胡注射液等量混合,每穴1ml,水道、丰隆、三阴交穴组与天枢、足三里、太冲穴组轮替使用。治疗组将中药膜敷于整个乳房表面,包裹保鲜膜后照射远红外灯,留置40分钟后擦净,在敷膜期间给予穴位注射,穴位注射方法同对照组。两组均每3天治疗1次,月经期不予治疗,10次为1疗程,共2个疗程,随访3个月。分别观察和记录治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二组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总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67.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对比P<0.05,说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疗程后血清中E2、PRL水平均进一步下降,治疗组血清E2、PRL在治疗前后P<0.01,对照组血清E2、PRL在治疗前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清E2、PRL在2疗程后对比P<0.05,说明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血清中P(孕酮)水平较治疗前出现升高(P<0.05)。 结论:中药膜外敷加穴位注射疗法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疗效可靠,可提高临床疗效率。该方法操作简便,毒副作用小,易被患者接收。所以本研究的治疗方法可具有较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前景较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