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B技术的盘式无铁心永磁同步电机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proklklkl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盘式无铁心永磁同步电机为无铁心轴向磁场(AFPM)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效率很高、结构简单紧凑,大幅度减低电机质量,低速下运行平稳等技术优势。电机转子采用Halbach阵列永磁体结构,获得的气隙磁场的正弦分布特性好。无铁心电枢绕组的设计与制造是无铁心AFPM电机研究的关键部分。目前无铁心电枢绕组大多采用环氧树脂浇注而成的线绕型绕组。线绕型绕组的加工工艺尚未成熟,线圈的安放、定位困难,形状和尺寸难以达到要求。将印刷电路板(PCB)成熟的加工工艺应用于无铁心绕组制造中,PCB结构扁平,在结构上非常适合轴向磁路结构的无铁心AFPM电机。本文在无铁心AFPM电机的PCB绕组设计,电磁场解析模型、三维有限元仿真、优化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分析了基于PCB技术的无铁心AFPM电机的结构特点,电机采用双转子单定子的双气隙对称结构,转子上磁钢采用Halbach阵列结构。无铁心绕组为多层PCB绕组,固定在电机机壳上,提高了绕组加工的工艺性和电机的散热能力。利用等效叠加的方法对无铁心AFPM电机的电磁场进行解析分析,取平均半径处的磁路作为主磁路,将无铁心AFPM电机等效为二维直线电机模型,解析法分析结果和三维有限元法基本一致。本文研究了基于PCB技术的无铁心AFPM电机的PCB绕组的设计,PCB绕组采用非重叠集中绕组,线圈形状综合梯形和圆形线圈的优点。推导了基于PCB技术的无铁心AFPM电机的空载反电动势的解析计算表达式,为电机的参数化设计提供了参考。对无铁心AFPM样机进行详细设计,给出了电机的主要尺寸、定子绕组参数及转子磁钢尺寸参数的确定方法,运行三维有限元法对样机的性能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基于新型Halbach阵列的无铁心AFPM电机,永磁体的截面为凸字型,充磁方式与90°Halbach阵列相同。利用田口算法的优化电机的参数,获得了比90°Halbach阵列更正弦分布的气隙磁场。对基于PCB技术的无铁心AFPM电机的PCB绕组的线圈形状进行优化,分析了线圈沿径向长度、有效边倾斜和线圈的中心等参数对电机的转矩和铜耗的影响,提高了电机的效率和额定转矩,得到最优的PCB线圈形状。
其他文献
电压是衡量电能的主要指标。合理的无功分布既可以保证网络电压质量又可以降低网络有功损耗。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可较好的实现对电压的无功控制。目前的控制策略一般使用九域图原理但其缺陷是容易产生分接头频繁调节。本文针对电网电压的枢纽站220KV三绕组降压变电站,提出了一种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总体原则和具体控制策略。根据负荷变化规律一天被分为谷,谷转峰,峰,峰转谷四种时段,在不同的时段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以
当前中学生忙于课程学习,疏于整本书阅读,认为整本书阅读费时且收效甚微,因此大部分学生对整本书阅读主观态度不认真,缺乏主动性.rn目前高中语文课堂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主要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详细分析了FACTS元件中UPFC、TCSC的模型和控制系统,UPFC采用等效负荷解耦算法,TCSC采用补偿法分别实现了与电力网络的接口,通过编制相关程序,实现了混合系统中含UPFC、TCSC的暂态稳定计算,并以修改过的EPRI-36节点系统为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计算结果表明:UPFC具有较强的潮流和电压调节能力,TCSC则具有较强的线路潮流调节能力。此外,本文还通过采用非...
电压调节模块(VRM)是专门为计算机CPU供电的直流-直流模块电源,是现在电力电子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未来CPU的供电要求是所需总功率增加,但电压越来越低(<1V),电流越来越高(>100A),动态速度越来越快,输出电压纹波也在降低,这一切为开关电源的设计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48V输入的VRM是能满足未来这一需求的一个必然选择。 本文在理论分析方面:首先分析VRM的特点,回顾过去V
明清之际,诸多明代遗民,隐迹山林,寄情于翰墨,成就了不少风格独特、个性鲜明的书画家。随着清王朝的政治巩固与社会逐渐安定,有的遗民则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步入仕途。当
随着电气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用电需求日益增长,近几年电气火灾发生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电气火灾防范刻不容缓。而线路中的故障电弧是引发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超过半数的
覆冰、低气压(高海拔)和污秽等多因素共存的复杂环境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的威胁,对复杂环境中绝缘子闪络特性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学术意义。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人工气候室模拟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对海拔3500 m以上地区覆冰和污秽绝缘子的交流闪络特性及闪络电压的校正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覆冰合成绝缘子的闪络过程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