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ss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中青年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干预中青年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供临床依据。对象及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并行颈动脉彩超的18-60岁中青年糖尿病人群按颈动脉彩超结果,分为CAP组(IMT≥1.5mm),共202例和非CAP组(IMT<1.5mm),共200例及健康组174例。每一受试者记录身高、体重、血压和空腹血糖、血脂、尿酸等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1.糖尿病组颈动脉斑块形成显著高于健康组,且不同年龄段间高龄段颈动脉斑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糖尿病组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亚组,CAP组与非CAP组间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收缩压及糖尿病病史有明显差异(P<0.05)。4.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形成男性与女性间有明显差异(P<0.01);吸烟年限≤15年和吸烟年限>15年间颈动脉斑块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校正了其他因素之后,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空腹血糖、糖尿病病史及吸烟年限是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0R 1.804,95%CI(1.304-2.496),P<0.01;0R 1.022,95%CI(1.010-1.033),P<0.01;OR 1.169,95%CI(1.054-1.297),P<0.05;OR 1.174,95%CI(1.096-1.252),P<0.01;OR 1.190,95%CI(1.101-1.278),P<0.01))。结论:1.糖尿病患者FBG及糖尿病病史是颈动脉斑块形成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2.高龄、SBP、TC、LDL-C、超重及吸烟年限等,也可显著影响中青年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形成。3.男性中青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风险高于女性。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现已成为造成全球人类丧失劳动力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表明心血管病事件占RA患者死亡原因的比例最高可达50%,并且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