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及其文学形象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jklgfdjligjregjmr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方朔是汉武帝朝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中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对东方朔及后世作品中东方朔人物形象的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及文化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以东方朔及其文学形象的演变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研究。一是对东方朔生平、交游、人生经历等进行考述,着重对学界较有争议的东方朔的卒年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次对其研究上较重要而目前不太被关注的生平事迹如“谏止董偃入宣室”、“智辨驺牙”、“贺诛昭平君”、“答帝问才”、“《化民有道对》”、“上书陈计”、“《答客难》作年”等作了尽可能详尽的考辨与勾勒;将东方朔与时人的交游情况分为“东方朔与汉武帝”、“东方朔与汉武帝重臣”、“东方朔与汉武帝弄臣”等层面进行论述,揭示出东方朔是“满朝文武无知己”,其热闹表面背后隐藏着一颗寂寞的心。在此基础上,勾勒东方朔一生经历及心态变化的历程,探究其政治失意的原因;二是对东方朔创作成就的考述。梳理历代东方朔作品的结集情况及学界对《汉书·艺文志》中所载“二十篇”的看法,对史料中所载的东方朔作品及其体裁作了较为彻底的梳理、考辨,大致确认为东方朔的作品数量至少在32篇以上,体裁涉及骚、疏、赋、论、书、设难、颂、铭、诗、祝盟多种文体,并以此为依据,分析、探讨东方朔创作内容及其艺术成就;三是对以历史中的东方朔为原型的文学作品中的东方朔人物形象的演变进行研究。本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历时地展现在不同时代、不同文体中东方朔人物形象的特点,揭示其演变轨迹及其演变特色,并力求探求特色形成的原因。认为随着时代变迁和各种新文体的不断兴起,东方朔故事中越来越多地羼入了传闻、附著、移植、增益的成分,其形象经历了由人到神的转变过程,留下了许多令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的小故事;其中的优秀之作继承、发扬了正史正传中东方朔的滑稽机智、博闻强识等特点,同时,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中,撰写者又各自赋予了东方朔种种不同的个性特点、心态历程与故事情节,使东方朔形象不断更新、鲜活;在绝大多数与东方朔相关的文学作品中,东方朔与汉武帝紧密相连,成为汉武故事系列中的一个分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其他文献
现代雷达设计一般都采用脉冲压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探测距离和分辨率的矛盾,增加系统的时间带宽积。在现代雷达设计理论中,线性调频连续波(FMCW)信号能以较小的峰值功率和较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质量日趋降低,土地生态环境变得脆弱,村庄用地浪费现象突出。因此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推进基
为了解辽宁省2012—2013年发热伴出血症候群的病原构成,掌握病原体流行特征和规律,对省内8个市13家哨点医院发热伴出血症候群病原进行监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为深入
利用测井资料来准确计算5个独立的刚性系数(C_(11)、C_(33)、C_(44)、C_(66)和C_(13)),以解决横观各向同性快地层最小水平主应力的测井计算难题。通过声速各向异性及黏土含量实验测量,分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结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各国都在积极关注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护理挑战,中国也不例外。老人由于生理条件等原因患病几率大,需要更多的护理和照顾。随
大学文化治理是大学文化、文化治理、大学治理三个概念的交集。大学文化治理的理念可以从行政性——学术性、物质——精神、继承——创新、封闭——开放等四条主线进行描述。
当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阶段,除了大量开发房地产和招商引资外,还必须进行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像公路,管道网,发电厂/电网,水利、学校、医院等。所有这些公共服务设施传统
在填补损失的保险合同中,如果第三人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或保险标的损失负有赔偿责任,则保险人在赔付了被保险人的损失之后,有权在保险给付的范围内代位被保险人向第三人追偿。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学校入学人口逐年递减,学校规模逐渐缩小,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与极大的浪费。为了促进教育资源
现代会展业逐渐成为我国最具有活力的行业之一,南宁会展业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的契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由于会展业是一项投入资金大、回报周期长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