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动概念作为人类经验生活中极为重要的方面,其在英语中的应用长期以来受到各个流派语言学家的重视。传统语言学派的学者倾向于把被动语态看成是主动语态的派生结构,并注重对被动语态的语法结构的研究;认知语言学派的学者主要专注于研究被动语态的原型结构,以及被动语态结构在语义和语法方面所呈现的特征;功能语言学派的学者则主要致力于被动语态的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的探究。除此之外,也不乏一些针对二语学习者的被动语态的习得研究。这些二语习得研究主要侧重在学习者对被动语态误用的情况。其中,二语学习者对非宾格动词被动语态的误用引起了许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是,从整体上说,前面所介绍的研究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尚有些缺乏。另外,针对二语学习者的被动语态的习得研究也主要关注学习者的错误研究,而较少涉及相应的教学策略问题。本文利用CLEC语料库与NESSIE语料库,针对中国大学生在四、六级英语考试写作中应用被动语态的现状及其与本族语大学生在相似文体的写作中使用被动语态情况的异同作了深入探究,并详细展示了他们在使用被动句时容易出现的四类错误。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母语迁移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试图忽略其他可能的原因,结合对比分析假说,对影响学习者习得被动句的母语迁移因素做详细的分析,并以Rod Ellis的弱转化理论为基础,提出若干关于被动语态教学策略的建议。本文总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的意义,以及整体框架结构;第二章是对英语被动结构的研究综述;第三章是重点分析章节,基于语料库CLEC和NESSIE对中国大学生应用被动语态的现状做了详细的研究;第四章着眼于母语迁移,应用对比分析假说对第三章分析结果的成因进行了细致的剖析;第五章参考了Rod Ellis由弱转化理论得出的相关二语习得模式,提出了若干被动语态的教学策略;第六章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对今后相关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