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80%以上的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的快慢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国家自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对我国现实国情的深刻认识,毛泽东历来非常重视我国的农业问题,认为这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他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问题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开始注重对我国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建国后,他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注重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在领导全国人民艰辛开拓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对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在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观点和认识,进而形成了农业发展思想。 建国后毛泽东农业发展思想具有丰富的内透,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业基础作用的重要论述,通过长期以来对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科学考察,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一个普遍规律”的正确论断。强调要按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规律办事,搞好农业生产,正确处理好农轻重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以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后,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全面的土地政革。土地改革的胜利,大大调动了我国亿万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囿于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中国农村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从克服两极分化、巩固工农联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等实际需要出发,揭示了实行农业合作化、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并以马克思主义的合作制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农村的实际,系统阐述了我国农业合作化的步骤、方针和政策,探索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道路。中国农业合作化的成就是巨大的。与此同时,毛泽东在领导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过程中也曾出现过一些失误。但总的看来,农业合作化的方向是正确的,成绩是第一位的,对此必须充分肯定。 三、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观点,毛泽东把科学技术看成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强调“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同时,在研究和总结广大农民群众长期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农业“八字宪法”,大力倡导科学种田。为了搞好农业的技术改造,实行科学种田,毛泽东还要求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学习农业科学技术,以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