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稳则天下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小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地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中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了保障。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201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我国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深入推进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农业经济今后发展的重点。农业结构调整作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对于我国农、林、牧、渔的全面协调发展、增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具有很明显的差异性,各区域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本文研究框架就湖北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提出前瞻性、针对性的推进路径和对策建议。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标,本文以研究团队深入湖北省仙桃市、监利县、竹溪县的农户进行深入访谈,开展实地调研。本次研究调查县的选取按照分层抽样的原则依照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湖北地理地貌,将湖北省102个县级单位分为3层。以随机抽取三个县的调研的数据来归纳湖北省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本文主要得出一下几个主要结论:湖北省通过多年来农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升级保证了湖北省粮食生产的持续增长,同时,湖北省粮经饲作物生产结构持续优化,农林牧渔结构分布趋于合理。湖北省农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产品品质质量得到一定的提升,农业效益得到较大的提高,农业的区域布局持续优化,分布趋于合理,特色突出。根据结论得出以下政策建议:(1)农业结构的优化的方向应该以保证粮食安全为基础,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实现粮食的稳定增产。(2)提升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建设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效益。增加对品牌性农产品的扶持力度、打造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公共品牌和农户品牌。利用品牌效应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3)充分的挖掘当地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农业,发挥当地的地理比较优势,推进特色农业的发展。(4)通过加强对城市社区设立农产品直销网点,完善贸易流通,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促进农业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