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散射是限制光传输以及降低和破坏光学成像性能的主要因素,透过复杂散射介质对运动目标的全光成像是光学领域极具挑战性的技术之一。近年来,透过散射介质的散斑相关成像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研究了散斑相关成像的理论基础,构建光学成像系统模型,并搭建实验光路,验证了透过散射介质的散斑相关成像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散斑差值自相关透过散射介质对运动目标进行实时追踪的方法。该方法采用赝热光照明,结合光学记忆效应理论,通过对运动目标采集的两帧散斑做差值,然后做自相关运算,计算目标移动的距离,实现对目标的实时追踪,并且利用相位恢复算法进行简单处理就可以重建隐藏目标。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成功地对隐藏的运动目标实现了成像与追踪,这种透过散射介质对运动目标的全光成像及实时追踪技术,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潜力。光学记忆效应的散斑相关成像方法易受动态散射介质的影响,而光学浴帘效应可克服散射介质的扰动问题。针对透过动态散射介质的目标成像技术,我们进一步提出采用光学浴帘效应理论的散斑照明成像方法。首先,研究了散斑照明的理论基础,得出:在目标后厘米量级处就可获得目标的傅里叶频谱,采用该照明方式可以减小“远场”距离,实现对近距离目标成像。由此,结合光学浴帘效应理论,将散射介质作为投影屏,目标的频谱投影在散射介质表面,相机直接拍摄介质表面的散斑图案。本文中基于散斑照明的特点构建成像系统,搭建实验光路,对相机拍摄的散斑做一系列预处理,得到目标的频谱幅值并将其代入到相位恢复算法,最终实现了透过动态散射介质对运动目标成像。基于光学记忆效应的散斑相关成像和基于光学浴帘效应的散斑照明成像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数据处理并不复杂,互为补充。前者只需采集一帧散斑即可成像,因此可以使用高像素的手机相机拍摄散斑图用于图像重建,在便携式设备上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后者可以弥补散斑相关成像无法透过动态散射介质成像的不足,理论上可将成像距离推广到任意距离,不论是在生物医学对微小组织细胞的成像还是在天文学上透过大气湍流的观测都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若将两者的成像方式相结合,其适应范围将会更广,将会进一步拓宽透过散射介质成像的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