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信息时代的要求、课程改革的导航、教学现状的呼唤,“核心素养”作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必须尽快加以落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势在必行。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识字教学研究,是在目前识字教学过程中,基于培养学生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让核心素养的落实与语文学科教学中的识字教学相链接,所提出的一个研究课题。识字教学,不仅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更担负着沟通交流、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在小学起始阶段,通过识字教学由浅入深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为今后阅读、写作教学中各项能力的培养做好铺垫,打好地基。本文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对低段识字教学进行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案例法、访谈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论述。首先理清了语文核心素养下识字教学的相关概念,继而通过对丹阳市三所学校低段识字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及教师访谈,呈现出丹阳市识字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寻问题背后的原因。最后,理论联系实践,提出在提高学生识字能力与教师教学效果的同时,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分析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对和本研究有关的核心关键词,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以为本文奠定研究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方法。第一章:主要对相关概念的内涵、特征及作用进行了解读。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概括出“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识字教学”具有基础性、综合性、情境性、默会性特征;阐释了“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即有利于儿童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为中、高段的阅读、写作打下基础,为学生未来发展培养能力。第二章:从一线教学实际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法、教师访谈法对丹阳市三所学校的识字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呈现出目前低段识字教学的现状。通过对问卷、访谈结果的分析与思考,总结了识字教学的优点,指出低段识字教学还存在学生识字兴趣低,语文核心素养缺乏以及一系列的识字问题依旧普遍存在等问题,最后进行了归因分析与思考。第三章:以汉字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为理论基础,从实践角度阐述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策略。从“提升学生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提升教师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能力”两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策略:从学生的角度,提出在低段识字教学中需要通过注重理趣,让学生活学活用,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识写结合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即理解、运用、思维、审美的能力。从教师的角度,认为教师应多注重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灵活构建不同情境、注重多元评价、拓展视野等方面的能力。通过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对本课题的研究,笔者期望低段学生能够更好地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同时也希望能够为一线教师的识字教学提供一些有效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