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看作是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社区,随着社会坏境的变化,高校的学生也会紧跟时代变化出现各种问题和困惑。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学生的教育、德育、管理工作,是所有高校必须面对的一个共同问题。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同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密切相关。因此,高校教育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必须由学校社工来帮助解决。现如今我国高校教育中学生的各类问题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整个社会的头疼问题。撰写本文之前,就高校学生现存的问题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实际回收479份,回收率95.8%。问卷涉及大学生社会行为表现、学业态度、价值取向和人际关系四个方面,结果不容乐观,其中有74.1%的同学认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道德现状一般,有20%的同学认为较差,只有5.9%的同学认为较好。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问题出现了,我们只能从寻找原因开始,介入其中并尽力解决,因此,学校社会工作的推进呈现出必然性。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模式既包括一般的社会工作的基本方式,如个案服务、小组活动、社区介入,也包括学校社会工作特有的方式。在面对不同的案主、不同的案例时要灵活选择适合的介入模式才能达到介入的目的,否则无从谈起对案主的服务与帮助。在运用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问题的同时,我们需要对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位、作用以及所能担当的角色进行深刻的思考。只有对这些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推进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我国的学校社会工作还处于成长阶段,这个过程也许是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它在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生活管理都承担了重要角色。同时,也能很好的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推进学习、提升个人能力适应社会、促进人格全面发展。因此说,学校社会工作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角色是多重的,定位决定了角色。按照定位完成角色,便能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工作的作用。通过在实际案例中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使得其作用显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更深层次的挖掘其在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中在各个管理方面的新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