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天然染料苏木精在真丝绸上染深性的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ei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纺织品染色所用的染料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天然染料,一类是化学合成染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合成染料迅速发展,天然染料受到冷遇。近年来,人们发现,合成纤维和合成染料都有引起某些人患皮肤病的可能。国外有关酸性染科、碱性染料引起皮肤病的报道已见诸于专业书刊。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在国际掀起了回归自然热。天然染料以无毒、无害、无污染而有口皆碑,因此对天然染料的研究和应用也日渐兴盛。   在注重环保、崇尚绿色的今天,对于“全绿面料”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真丝绸是由蚕吐丝结茧、螺丝纺织而成的一种高级天然绿色面料,优雅高贵,与肌肤亲和性好,穿着舒适柔软,吸湿保暖,可有效防止皮肤病。用绿色、环保的天然植物染料染色,真丝绸的优良品格将更趋完美,成为真正的“全绿面料”。   苏木精是重要的天然媒染染料,可以借助于媒染剂的作用将真丝绸染成各种色调,包括真丝不易得到的墨黑色,加之其具有行血、破瘀、消肿、止痛的功效,近年来逐渐成为真丝染深色的重要染料之一。   本文在确定苏木精上染真丝绸最佳工艺的基础上,将一系列常用的金属媒染剂(氯化铬,重铬酸钾,硫酸铜,硫酸铝,氯化铁,硫酸亚铁等)应用于苏木精对真丝绸的染深色试验中,比较了各种媒染剂对染色后织物的色深、牢度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媒染方式对苏木精染色效果产生差异的因为。实验结果表明:尽管各种金属试剂有相对较好的预媒处理效果,但单一的媒染处理都无法使苏木精染色织物获得丰满浓黑的色泽以及较高的染色牢度。因此设计了可赋予真丝绸优良染色性能的三价铬预媒+六价铬后媒的复合媒染方式。但考虑到六价铬具有一定的生态危害性,如果染色过程中过多使用重铬酸盐会对操作人员构成安全隐患,同时染色残液中六价铬含量过高也会给环境带来危害。而三价铬对环境的影响比六价铬小得多,而且在浓度很低时还是生物体必须的元素。因此在该复合媒染工艺的基础上,利用三价铬与六价铬之间的转化关系进一步优化设计出更符合环保要求的媒染方法-三价铬预媒废水回用法。经三价铬预媒废水回用法处理后,织物在获得乌黑饱满的深色调的同时,各项牢度指标较仅用预媒处理时都有所提高,与三价铬预媒+六价铬后媒的复合媒染法相当,故认为三价铬预媒废水回用法的应用可以赋予真丝绸织物更为优异的服用性能,从而提高产品的深、精加工水平与档次。同时三价铬预媒废水回用法在操作过程中不需要使用重铬酸钾,其总铬用量比原复合媒染法减少了近25%;且经三价铬预媒废水回用法处理后,废水中Cr2+及Cr6+残余量较常规复合媒染法均有大幅度下降,故该法更复合环保要求。
其他文献
天然皮革产品吸湿性强、透水汽性优、穿着舒适性好,被众多的消费者所青睐,但是天然皮革资源有限,生产加工过程对环境污染严重,采用合成材料替代天然真皮已经是一种趋势和必然。超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贯穿于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的各个方面。加强党委民主集中制建设,确保党委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必须以“三个代表”重
在水利工程的运作过程中,运行管理是一项十分庞大而且又复杂的工程.而且,运行管理的水平,也会直接关系着水利工程的运作情况.如今,在社会大力发展的情况下,运行管理模式也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用电需求不断增大,电力通信网的稳定性也受到很大关注.随着电力通信网迅速发展,其存在的很多问题也日益突出.笔者对我国当前电力通信网的现
半挂牵引车是一种高效、快捷的运输车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半挂牵引车在长途货运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其可靠性不断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车架是半挂牵引车的重要
智能服装用柔性触觉压敏传感材料需具备特定的力学及电学要求,在硅橡胶类高聚物中添加导电填料(金属颗粒,导电炭黑等)是最为普遍的制备方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柔性传感器的研究现
为了能够让软件的质量得到保证,那么必不可少的就要对软件进行测试,为了能够有一个更高的测试效率,那么就需要采用自动化的测试方法,以此来让成本得到降低.非计算机专业的相
高效课堂,是对课堂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让所有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构建一个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
三维整体编织技术与RTM结合制备的三维编织异型截面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大,疲劳耐久性能好,材料性能设计性强等优点。同时,可以实现结构件无需后加工的整体制造,在航空航
集中润滑系统是机械设备中一种高效、清洁的润滑系统,运用成套的供油装置,对大型设备的各个润滑点按需进行供油润滑,既减少了人工投入成本,又节约了润滑资源。目前润滑系统已广泛应用在冶金、机床、车辆、生产线、风电场、工程机械等各行业,随着润滑对象的多样化,集中润滑方案层出不穷,但在集中润滑系统产品设计时,由于没有统一的零件参数标准,设计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重复性图纸绘制工作,从设计到生产周期长,不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