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的一个NAC转录因子与油菜的一个CIPK分别调控叶片衰老与脱落酸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解析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AC转录因子属于植物特异的转录因子大家族成员,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响应生物与非生物逆境胁迫、激素信号转导等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拟南芥与其它作物中一些NAC转录因子的功能已经被广泛报道了,但对其作用机制和调控网络尚待完善;同时,NAC家族中很多未被报道的其它成员的功能依旧需要去探索和发现。类钙调磷酸酶B蛋白(Calcineurin B-Like,CBL)是植物中特有的钙传感器家族,通过感知钙离子的信号调节一个SNF1相关激酶家族蛋白的活性,也称为CBL相互作用蛋白激酶(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CIPK),然后将信号进一步传递下去。在高等植物中,CBL-CIPK网络代表了各种钙离子响应的一种解码机制。目前,CBL-CIPK对非生物胁迫与离子稳态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在调控激素信号的研究领域,特别是ABA信号网络,依旧存在很多的疑问尚待解析。本研究对拟南芥中一个NAC基因以及油菜中的一个CIPK基因进行了功能与调控机制的分析。1.前期的研究工作发现拟南芥的At NACw在烟草叶片中的异源表达会引起大量的活性氧(ROS)累积、相对电导率的升高,产生叶片坏死的表型;通过酵母转录活性分析发现At NACw编码一个转录激活型蛋白。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首先通过融合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签,观察到At NACw-GFP定位于细胞核内;GUS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t NACw主要在侧根和花芽中表达;不同激素和逆境处理下的检测数据显示,At NACw受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以及盐害(Na Cl)的诱导表达。除此之外,在叶龄依赖的叶片衰老过程中,At NACw的过表达株系会促进衰老的进程,伴随着叶绿素含量的降低,相对电导率升高等变化;atnacw突变体有轻微的延缓衰老的表型。此外,At NACw-SRDX显性抑制株系也呈现出衰老进程延缓的表型。与过表达株系的表型一致的是,At NACw的三个诱导性过表达株系在雌二醇的诱导之后也加快了衰老的进程。为了解析At NACw调控衰老的分子机理,通过q RT-PCR,筛选了At NACw的过表达株系、突变体株系、GFP对照株系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显示NYC1,NYE2,BFN1,SAG29,SAG12,αVPE等基因在过表达株系中上调,在突变体株系中下调。继而,进行了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Dual-LUC)试验,结果显示,At NACw能够转录激活多个与叶绿素降解相关的基因的启动子,例如Pro NYC1、Pro NYE1、Pro PAO等;同时,At NACw能够激活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相关基因的启动子,比如Pro BFN1、Pro CEP1、Pro MC9、ProαVPE、ProδVPE等。通过体外的凝胶迁移(EMSA)技术,对这些潜在的靶基因进行了检测与验证,发现At NACw转录因子能够与这些靶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的特定片段结合。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At NACw是一个与PCD、衰老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以转录激活子形式发挥作用,能够响应ABA与盐害的处理,通过转录激活PCD与衰老相关的基因从而参与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调控过程。2.通过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了多种激素或逆境条件下的Bna CIPK3的表达水平变化,发现其显著受到ABA和冷害的诱导表达,同时也受到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的诱导表达。通过亚细胞定位,发现Bna CIPK3-GFP能够在细胞质与细胞核定位。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鉴定Bna CIPK3可以和多个Bna CBL发生互作,其中Bna CIPK3与Bna CBL-1、-3、-4、-8、-9的互作较强,这一结果跟之前本实验室通过酵母双杂交鉴定的结果基本一致。然后,通过酵母双杂交与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发现Bna CIPK3可以与ABA受体家族的Bna PYR1与PYL8互作;与PP2C家族的Bna HAB1和Bna HAB2互作;同时与Bna ABF3/4转录因子存在互作。免疫共沉淀技术进一步验证了Bna CIPK3与Bna ABF3/4的互作。后续的体外磷酸化实验表明,Bna CIPK3可以磷酸化Bna ABF3/4,并且对Bna ABF3的磷酸化更显著。最后,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Bna CIPK3磷酸化Bna ABF3后对其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磷酸化的Bna ABF3对下游基因RD29B启动子有显著的激活作用。总之,本研究在甘蓝型油菜中鉴定了一个新的调控ABA信号的CIPK,拓展了对CIPK家族成员功能与调控机制的认识,为更好地通过分子辅助的育种手段改良作物的抗逆性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储备。
其他文献
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 of cotton)是由尖镰孢萎蔫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Atk.)W.C.Snyder&H.N.Hans]引起的维管束病害,是限制棉花生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目前用于防治这种病害的措施包括栽培抗病品种、轮作和施用化学药剂等。化学药剂往往在施用初期有效,但其过度施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且病原菌很
学位
我国西北地区的葡萄种植由于受到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常面临冬季严寒和春季霜冻的危害。低温胁迫会破坏细胞膜系统,引起植物细胞代谢途径的紊乱,这不仅影响到葡萄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对葡萄的生存和生长也构成威胁。脱落酸(ABA)不仅是植物中重要的激素,可提高植物对多种非生物及生物胁迫的抵抗力,也是植物在低温胁迫下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低温信号的传递。油菜素内酯(BRs)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激素,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
学位
纤维素(cellulose)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纤维素由定位于质膜的纤维素合酶复合体(Cellulose Synthase Complex,CSC)合成。早期研究利用冰冻蚀刻技术和免疫胶体金标记方法观察到,CSC在细胞膜断裂面上形成“玫瑰花环”结构,含六个亚复合体。进一步研究表明,每个亚复合体可能由3~6个纤维素合酶(Cellulose Synthase,Ces A
学位
玉米(Zea mays L.)是重要粮食作物,其产量不仅受到干旱、盐渍等非生物胁迫的影响,还受到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影响。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寻找玉米内源抗病基因并通过转基因的方法改变其在玉米内的表达情况,提高玉米抗病能力对于玉米育种具有重要意义。NPR1(non-expresser of pathogenesis related genes 1)蛋白参与植物水杨酸信号转导通路,在植物抗病过程中发挥
学位
开发出高效、低毒、环保的新型农药是现代农药发展的方向之一。穿心莲内酯由于其本身特殊的化学结构以及药理活性,近年来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拓展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在农业上的应用,本论文设计合成了20个穿心莲内酯类衍生物,并测试了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及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活性。主要结果如下:(1)设计合成了10个11,12-脱氢-14-脱氧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4a-j)及10个8,17-环氧-
学位
乙烯作为一种气体性的植物激素,广泛地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对多种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的应答。拟南芥中一共有72个WRKY基因,很多已经被研究报道,通过发挥转录激活或抑制作用,从而参与多种不同的生物学过程。但是,尚有多个AtWRKY基因的功能未见报道。在前期研究中,所在实验室鉴定了一个可能调控乙烯三重反应的AtWRKY转录因子基因,并构建了该基因的基于Ca MV35S启动子的组成型和雌二醇诱导性过表达
学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但大部分小麦都种植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及土地盐碱化问题的加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作为糖酵解和糖异生的关键酶之一,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与维持细胞能量供应及氧化还原平衡密切相
学位
花弄蝶亚科Pyrginae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弄蝶科Hesperiidae,该亚科的单系性及其族、属间的关系均存在争议。本研究共测序获得花弄蝶亚科4族11属11种弄蝶的线粒体基因组,以及30种弄蝶的核基因EF-1α和Wingless片段。同时本研究还从线粒体基因组的核苷酸组成、基因重排、核苷酸多样性等方面对48种弄蝶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基因组分析。基于线粒体基因组以及核基因组成的1
学位
吲哚类和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因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种活性备受关注。我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吲哚类和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植物病原菌活性,因此,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N-苄基吲哚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并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筛选出高抑菌活性的化合物,主要结果如下:1.以吲哚(I1)、5-氰基吲哚(I2)、6-甲基吲哚(I3)和7-甲基吲哚(I4)为母体,首先合成中间体Ⅱ1-4和Ⅲ1-2
学位
盐胁迫是植物面临的三大非生物胁迫之一,渗透胁迫是一类由盐胁迫引起的次生胁迫,这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有极大的影响。脱水素(Dehydrins,DHNs),属于LEAⅡ家族,在植物响应这两种逆境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实验室之前的研究表明,辣椒脱水素家族成员CaDHN5在盐和渗透胁迫下被大量诱导。本研究以辣椒品种P70与哥伦比亚型拟南芥为材料,采用基因沉默与过表达的方法,获得辣椒基因沉默植株与拟南芥过表达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