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与恢复国债期货研究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系统总结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把恢复国债期货交易作为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口这一设想。 论文在借鉴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采用了逻辑推理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列举了比较充分的数据与案例。全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作为全文的铺垫,概述了中国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进程及进一步推进改革的难点与对策。第二部分(第三章)作为全文的过渡,介绍了人民币完全利率市场化与国债期货交易的关系。对于国债期货而言,其具有的套期保值和发现价格的功能可以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为相关经济主体规避利率波动风险。第三部分(第四章)作为全文的核心,在回顾我国进行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现在的基础条件与现实环境,考察恢复国债期货交易的可行性,提出适时恢复国债期货交易的设想,并指出恢复国债期货交易还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拟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第一,通过总结已经利率市场化国家的改革经验,得出利率完全市场化并不是推出国债期货的必要条件。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国债期货交易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即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了国债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步伐;反过来,国债期货有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第二,分析得出国债期货交易虽然风险巨大,但这种风险并不来源于国债期货本身,而是运用国债期货这种工具的投资主体自身的能力不足所至。第三,虽然现实中存在许多障碍,但中国目前推出国债期货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国债期货可以作为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口。
其他文献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根据有关双边协议,不久将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以及近来大量民营银行的出现等等,这都将对我国国有银行带来严峻的挑战,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本文主要论述了商业银行营销的发展状况。 文章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营销的含义和特点,在回顾了我国银行营销的发展过程后,提出当前我国银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从营销环境、营
本文通过阐述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的理论基础,借鉴近年来国外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的实践情况,并列举具体数据与我国进行比较分析等方式,提出了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搭配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却日发严重。农户作为农产品的主要供给者,其生产行为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因此,研究农户的生产行为
该文指出,"三农"问题不是几个孤立的因素和一朝一夕所形成的,同样,解决"三农"问题也一定是一项关系整个国家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