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政务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政府履职能力、提高工作服务效率的重要方式,良好的电子政务建设可带来政府效率的提升、公共服务的便捷和丰富,有效促进政府能力的提升和职能的转变。电子政务为政府创造便利的同时,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由此引发一系列公共管理问题,以致在一定程度上窒碍了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如何应对电子政务风险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内外存在大量对于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标准,如何梳理总结其中的重点,根据系统自身情况来针对性的提升管理水平,是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层面对互联网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电子政务与“互联网+”、大数据等互联网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也随之加快,H省电子政务进入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阶段。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新兴技术在电子政务应用上的安全管理存在一定滞后,需要及时根据现有电子政务建设情况及计划进行调整,并参考其他新兴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较为成熟的行业,制定相应策略制度。论文以国内外的相关理论为指导,选取10个H省电子政务系统连续两年的安全管理情况作为分析样本。根据等级保护、网络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相关制度,从定级备案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落实等十二个方面对H省电子政务安全管理现状开展研究,再通过深入剖析H省电子政务在机制、制度和人员方面的问题成因,并参考新兴技术应用下的安全防护实践经验,为H省电子政务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对策指导,支撑政府部门做好安全制度制定和方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