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萨克语属于粘着语类型,英语则是属于屈折语类型,两种语言表达同一意义的语法手段存在差异。但从表达语法手段看,英语和哈萨克语均可用动词变化形式或助词来表达“时”的语法意义。 本文首先对两种语言时态系统的现有描写成果进行整理,确定用来进行对比的英语的时态系统,选取其中最为常用的12种时态作为对比的蓝本。通过系统对比,可以看出哈萨克语传统的时制划分法是大同小异的,张定京教授2004年的新的划分法,是一重大突破,本文对比的哈萨克语蓝本就是此种划分法。然后分别以其中一种语言牵头,对它们的时态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单向对比研究,清晰地展现其时态中的共性和个性、对应与非对应之处。具体做法是:先以英语的12种常用时态为参照,对比哈萨克语的对应形式,列出对应表;再以哈萨克语最新的时制划分法为参照,对比英语的具体对应形式。前者主要为哈萨克族的英语学习者服务,后者主要为操英语的哈萨克语学习者服务。 在哈萨克族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动词时态是一个难点,因而也成就了本文写作的必要性前提之一。 目前有不少说英语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专门学习现代哈萨克语。对他们而言英、哈时态对应也是一个难点,这成为本文选题的又一前提。 进入中央民族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后,我在哈萨克本科生英语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有个明显的不足:语法知识系统的缺乏。他们常说:英语难学,尤其是语法难学,其中最难的是时态方面的学习。本人专业方向是哈萨克语言学,并且对英语语法的掌握比较扎实,希望以英语——哈萨克语时态对比研究为题撰写硕士论文,在语法研究,尤其是英语、哈萨克语语法对比研究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以期对英语、哈语二语种的相互学习者能有所帮助。也希望能为相关语言的对比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性的准备。 通过系统对比,再一次印证:各种语言的基本交际作用是相同的,没有优劣之分,但表达同一意义的方法可能不完全相同。语言有其民族性。 迄今为止,除本人发表在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的《英语-哈萨克语对应形式初探》一文外,还没有发现其它对英语和现代哈萨克语的动词的时和体进行直接对比研究的文献、出版物。